第十章 咫尺青梅(第7/9页)

“是,”夭绍勉强微笑,“我的确是有些累了,我想回寝殿。”

商之静默片刻,才道:“走吧,我送你。”

夭绍想要拒绝,奈何唇边颤抖,发不出任何声音。两人并肩而行,冬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意融融如拂春风。商之长袖翩然,柔软的黑绫不时拂过夭绍的手指,夭绍本就心慌意乱,指尖正要敛入袖中,商之却忽地一垂衣袖,温热的肌肤触过夭绍的手背。

夭绍望着手上刹那多出的一卷藤纸,惊讶不已。

商之道:“这是舜华姑姑帮你抄的经书。”

夭绍轻轻咬住唇,惶然不定的心绪终是慢慢安稳下来——藤纸上那笔墨再模仿自己的字迹,却也透着女子难为的遒劲——她将藤纸收入袖中,仰起头望着商之。

商之目色清淡如旧,看不出什么异常。

夭绍轻声道:“辛苦你了。”不等商之再语,她转过身步入树丛间,飘然离去。

(五)

后日便是祈福之礼,先前两日两夜夭绍已抄了一半的经书,如今再加商之送来的三十卷经文,仅剩的一天时间流逝虽疾,夭绍却轻松完成百遍经书的重任。近晚时分,等侍女清点了经卷数目,再三确认无误后,夭绍才将所有的书卷送去了太后寝殿。

裴媛君去了佛堂念经,夭绍便将经书交与茜虞。

百卷经书重叠似山,茜虞抚摸那些藤纸,不禁长叹:“真是辛苦郡主了。”

夭绍微微一笑,神色间满是疲倦。茜虞道:“郡主回去休息吧,等太后出了佛堂,我会告知她的。”

“多谢姑姑。”

夭绍返回殿中,躺在榻上睡了不过一个时辰,便被腿骨间骤然而起的刺痛惊醒。殿外夜色浓浓降临,一日的乌云密布、刮风不止,到此刻终究是簌簌落下雨珠来。

夭绍咬牙起身,唤来跟随自己至行宫的贴身侍女。

“郡主腿又疼了?”侍女望着她额角的冷汗,惊慌不已。

夭绍忍痛问道:“熠红绫呢?”

侍女这才醒悟,忙转身从带来的行囊中找出熠红绫,缠上夭绍的双腿。

经此折磨夭绍再无安然入睡的可能,侍女递来她常读的书,坐在榻侧为她揉捏腿骨。夭绍翻着书,不知为何心情竟是无比浮躁,一字也读不进去。一时闭了眼眸强迫自己静心养神,却又听窗外传来细微窸窣的动静,她倾耳听了片刻,微微皱眉,对侍女道:“先下去吧。”

侍女应声离开,殿门甫阖,窗棂外潜伏的黑影便矫捷跃起。冷风倏然吹开窗扇,却仅漏一丝细缝。夭绍抽出腰间彩鞭,严阵以待。满殿摇晃的烛影中,但见一道凌厉白光透过窗扇缝隙,直朝榻边袭来。夭绍甩出长鞭卷过那道白光,入手一看,却是一卷帛书。

不及她反应过来,映在洁白窗扇上的黑衣人影快速一闪,似要离开。只是下一瞬间,殿外动静却是愈大,拳掌交加的沉闷声响,像是有人在激烈缠斗。

夭绍没有时间细想,忙起身下了榻,蹒跚挪步到窗旁。窗扇打开的一刻,她眼前一花,殿外一抹紫烟冲天而起,刹那便沉入迷蒙夜雨中,遥不可见。

而适才有人相斗的殿墙下,这时唯立着一个银袍男子,正凝望着紫影逃离的方向,若有所思。

“少卿?”夭绍唤道,“你怎么在这里?”

“我顺路过来。”萧少卿飞身跃入殿中,褪去湿漉漉的斗篷,站在她面前微笑,“抄书是不是很费神?”

他要去哪里才能顺路来白马寺?夭绍忍不住轻笑:“放心,我都抄完了。”她望着萧少卿碎裂的左袖,不住叹息,“你怎么每次来白马寺都要和人动手?方才那人是谁?”

“不知道,只瞧见他鬼鬼祟祟地在你殿外,想必不是什么好人。我本欲将他截下,谁料此人武功竟与我不相上下,我左臂受了他一掌,他胸口也受了我一拳。”萧少卿话音略顿,想起一事,问道,“方才他向你殿里扔了什么?”

“是这个。”夭绍这才想起手上的帛书,打开一看,不由蹙眉。

萧少卿问道:“写了什么?” 

夭绍咬唇不答,慢慢将帛书收回袖中,好一番斟酌后,她才又抬起双眸望着萧少卿。那目光时而飘忽,时而专注,说不出的古怪。萧少卿满腹疑惑,正要再询问,夭绍却忽然拉过他的左臂,手指轻轻撩起他的衣袖,看着他手腕上那道暗红发黑的掌印,轻声问:“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