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酒肆(第4/5页)

杨继宗急忙追问:“你可知他的姓名?”

“这个并不知道。他前天初十一早来过,今日头晌又来了一次,两次都像是取了书信。今日临走时他还让在下好生照看那老者,说是不过一两日就不用麻烦我了,让我只等着领功受赏就是。几位爷你们说,我这不是时来运转,从天上掉下来个金元宝吗?”

王甫仁越说越是得意,又喝了些酒,不觉有些颓然,却忽然道:“不好意思,在下还有些公务,只好告退。过些时日若真是受到升赏,自然要请袁大人几位再痛快畅叙。”一面又叫掌柜的,“今日酒饭都记在我的账上。”这才拜别而去。

见他走了,杨继宗才摇头道:“此人虽俗,今日所言却是至为重要的。”

袁彬道:“这几天也听到过一些流言蜚语,难道真的有人在暗中操作,要拥立太上重新登基?”

杨继宗先不回答,反而问道:“你们二位可想知道,那天在香山弘法寺里,我见到了什么?”

袁彬道:“怎么不想知道?但那天的事何等诡秘,不用想也知道上面连着朝中大局,你杨公子不说,我们怎好便问。”

杨继宗道:“本来回来就当对两位兄长说明,谁知立刻又遇到了这冷铺的案子,忙乱间就未得空。但今日听那姓王的所说,却与弘法寺中的事有些关联。”

“这两件事怎么会有关联?”

“那日在后院屋里之人,正是家庙主人,定国公徐永宁。他们劫持宝姑娘上山,却是为了一个大局。”

杨继宗于是简略讲述了徐永宁掌握着一个组织,专为匡扶朝纲,如今却遇到了一个巨大政治阴谋,已有一伙人暗中勾结,用了种种手段,要趁着皇上病危拥立太上皇复辟。

“刚才那牢头说到的书生,我猜想很有可能是个熟人,就是徐有贞的族侄徐贯。定国公说在背后主持此局的定是徐有贞,如果此人真是徐贯,看来真是一丝不差。”因为碍于袁彬与许彬等人关系密切,杨继宗并没有提起许彬等人与参与此局。

袁彬却道:“我猜许太常养浩公、杨鸿胪思敬公,以及张軏等人怕都在积极谋划此局吧。”

杨继宗知道他行事正派,不是急功近利之人,也不作解释,点头认同,“养荣堂一伙劫持宝姑娘,就是为了要破徐有贞等人之局,谁知却被咱们搅了。”他又把劫持宝姑娘的前因后果大概分析了一遍,顺便将以前的冰蜂、金符两案的内情也都说了,袁、方二人才算解开了近日的各种谜团。

袁彬道:“听你承芳一说,这些个事情倒是明白了,那定国公一伙所作所为也算是为了政局稳定,天下安宁,可他们干事的路子实在不怎么正经,此前一再出差错,甚至一败涂地,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文质兄说得一点不错。那天我也对定国公说过此意,他虽说了些无可奈何的话,看来心中对于属下所为也是极为不满。只是当时他对于把控局势还是信心满满,只因为手中还有一张大牌。”

袁彬和方天保都看着他,等他说出这大牌是何物。

“大牌就是他们还控制着一个大人物——武清侯石亨。”

方天保刚才一直听着没有作声,此时突然惊道:“难道如今这案子,陷害仝清,牵扯仝寅,最后倒是对着石亨来的?”

袁彬对朝中局势了解较多,此时说道:“若说武清侯石亨是张大牌,那倒是千真万确。当初瓦剌也先来犯京畿,武清侯正待罪锦衣卫狱中,是于少保保举他出狱领兵,在德胜门外和西直门外接连大捷,京师保卫之战军功第一,这才晋升侯爵。后来少保公组建京城团营,又由石亨提督团营任总兵官,十万雄兵都由他掌握。说起京畿地方的实力,确实无人可与武清侯相比。”

杨继宗接道:“我还听说,当今皇上最信任的重臣,非石亨莫属。初六那日祭享太庙,皇上因病不能亲自祭祀,就是让武清侯代为行礼。以他与皇上、与于少保的关系,定国公说可以确保他支持早立太子,免生动乱,也是有道理的。”

袁彬道:“可又听说,那石都督行伍出身,粗傲不学,恃宠骄狂,根底却非忠义之人。”

杨继宗道:“武清侯的人品如何,不便臆测,但他常在皇上身边,对于眼前危局最是清楚,此时若有人向他说明太上复辟乃是天命所归,就如刚才那牢头所说的《推背图》之类,他又会作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