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酒肆(第5/5页)
方天保一直在倾听,此时才道:“就怕那说明之人的力道要强似《推背图》中谶语百倍。”
袁彬连连点头,“一直听说那仝寅在石亨跟前一言九鼎,再加上他的神算是天下闻名的,若他也在石亨面前讲说天命,只怕武清侯就不能不信了。”
说到这里,三人相互看了看,对于冷铺杀人案背后的阴谋大体明晰。袁彬道:“看来那背后操作之人,利用仝清收养小厮与冷铺一伙乞丐争斗,一面怂恿仝清带人来寻事,一面先找歹徒到冷铺里杀人,然后又将仝清秘密捉拿,制造许多证据,让他百口难辩。再用此事来威胁仝寅,让他去游说石亨。仝寅是纯孝之人,如果没有别的法子解救其父,恐怕也只能就范。这计谋环环相扣,实在高明,只是为此竟要屠杀十多个无辜性命,也实在太过毒辣。”
杨继宗道:“文质兄拆解得合情合理,只是现在却一时无法找到那些杀人的真凶。”
方天保道:“虽无凭证,我却以为作案的很可能是那景七一伙。”
杨继宗早觉得景七与徐有贞一派颇有关联,却不知方天保有什么根据,忙问他此说是什么道理。
方天保道:“那日为宝姑娘走失一案,杨公子让我关心景七的事,我就找京城各衙门巡捕行的朋友打问过,也查阅过一些案卷,才知这个景七真是非常之人。”
据方天保说,景七本为京师游民,凶悍却有才干,多年来就是京中棍徒的头目。景泰四年,他因械斗伤人致死被顺天府拿获,案子未结却被人解救出来。据说解救景七的就是与顺天府尹关系亲密的徐有贞。后来徐有贞去山东治河,景七曾在他身边效力,但治河成功之后徐有贞却没有保举他任职,反让他仍回城中与棍徒厮混。
杨继宗听说这些,才道:“看来这位徐副宪真是机心了得,早在数年前就为后来准备下人手。而那景七的势力也非同小可,不但在白云观中有死士为他卖命,后来宝姑娘失踪,他的棍徒也曾暗中帮助寻找,后来知道勾栏里董菲儿拿了宝姑娘的玉簪,怕也是他们先探得的消息。现在想来,这些事无不是为了徐有贞的大阴谋而为。”
方天保道:“景七本来主要在东城一带活动,但随徐有贞回京后,实力似又有提升,在京城棍徒中颇有威望。去年又在帝王庙对面开了一个演武场,招了许多京中狂放少年在那里摔跤练武,打出的名号是习武以应武举,将来保家卫国,实际上搜罗了不少的亡命之徒。在冷铺里滥杀无辜这样的事情,恐怕也只有他那一伙人才做得出来。”
杨继宗已经起身,“若真是景七所为,或许还能找到别的蛛丝马迹。目前也只有坐实了真凶,才能解脱仝清,解脱了仝清,才可安稳仝寅,以免石亨那里生变。事不宜迟,说不得我们又要到那个演武场走一走了。”
袁彬与方天保自无异议,一起出了酒肆去招呼自己的手下。
此时就见街上来了一队儿童,全都穿得红红绿绿,头上扎着抓髻或是朝天小辫,每人手中都拿着一面太平鼓,边走边打边唱:
平则门,拉大弓,前边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前边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前边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前边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摇葫芦,前边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要问估衣什么价,桃红裙子二两一。[7]
杨继宗无意中听到这个,忽有所悟,忙问方天保:“这些小孩唱的是什么?”
“这是京中童谣,并没什么意义,不过合辙押韵,说的却是这平则门大街上的地名。”
“那‘帝王庙,摇葫芦’又怎么讲?”
“这个本来说不清楚。有人说是因为帝王庙前面有个卖药的老道,常背个大葫芦;也有人说其实是‘绕葫芦’,是说帝王庙对面的行人道上要绕过一个葫芦形的小弯儿。儿童之言,也不可细究。”
杨继宗又想了想,才颇为自得道:“我倒明白那魏大虎在凶杀现场打的哑谜了。他并非慌乱中只按上了一个半手印,实则是故意按上了七个手指的印迹,旁边又故意放置了葫芦,他在临死前定是要告诉办案的人:杀人者,帝王庙景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