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刑堂(第4/5页)

杨继宗看那供状:

问:你明明已于昨日到过那炒米胡同客栈,通知吴发田等人离去,为何却要欺骗本官?

答:小的实有下情。昨日早上,有个山东有名的人牙子,姓黄的,来到破烂市,见吴发田等不在,就把小的找了说话,让小的快快转告吴发田等人。姓黄的说,因鲁王府这些年用人特多,要多弄一些小儿教养起来备着。这次只要六七岁清秀伶俐的男女孩童,怕再大了能够记得自己家里,不好瞒哄。姓黄的还说,这次要的小儿多多益善,等到正月十八一早在破烂市附近交割,然后就近在三里河上船运回山东。因姓黄的催我快快告知吴发田,小的这才又连忙赶到炒米胡同。又因那姓黄的说过,此事关联宗室亲王,无论对谁都不准乱讲,若是从哪里走漏了风声,王府怪罪下来大家不好做人。因此小的昨晚没敢实说曾去客栈传信之事。

问:你只传此信,吴发田等贼为何不久即全部离开客栈,销声匿迹?

答:小的所传之信,并无让他们转移的意思。但小的进去说话之时,吴发田等人也正在商议事情。小的只是传话,并不清楚他们所议是何事,但前后听了个头尾,大概也能猜出一二。

问:所议何事?

答:似乎是另有一帮拍花的,是个大帮,来自临清,小的去年也曾偶尔见过他们。这帮人有二十多人,俱都会些拳脚,身强力大,好生霸道。这一次听说为了东城一带最是富裕热闹,自然货多,说是他们自古以来的地盘,不让我们在这边做买卖。我们老大,就是吴发田,虽然也是山东人,与那帮人也认识,但终归人少势弱,不愿与那些临清的直接相争。我进去的时候听他们商议,似是要搬到西城萧家桥那边去住。只是小的走时他们并未商定,因此小的并不知他们后来是走是留,当时也没敢说他们一定住在哪里。

问:你可知那临清帮的头子是谁,他们平常在城里以何处为据点,常住哪些客栈?

答:听说为首的叫个铁拐李,真的是有些跛脚,却不知他的真实名姓。这人生得高大,黑脸长须,但听说平常只在家中坐镇,并不直接出面拐人。他们的住处小的并不知道,听说也是在思城坊一带,大概离炒米胡同客栈不远。

杨继宗看了,问袁彬道:“这些供词,文质兄大概也是用了刑才得来的吧?”

袁彬道:“这小子昨日耍咱们,我回来先敲了他二十夹棍。后来招供也是吞吞吐吐,又打了他几下才说的。”

杨继宗道:“虽然如此,我看他这些招供大概还是一派胡言。”又说,“文质兄不妨问问那行刑的弟兄,吴良身上可有旧日的刑伤。”

袁彬虽有些不解,却叫人去问了,果然说是腿上、臀、背,都有过肉刑旧痕。袁彬这才醒悟道:“依承芳的意思,这个吴良莫非竟是个惯来参与刑狱的光棍?”

杨继宗道:“你看这个吴良虽然生得白白净净,可昨晚见他在你这刑堂里却并不甚害怕,甚至用过刑之后,回答口供还是有条有理。文质兄审过的案子也多了,有几个到你这里不是屁滚尿流的。”

袁彬点头称是。

“可见这人绝不是个一般的混混。昨晚我就有些疑惑,却是方才想到,这吴良也许是故意让我们抓来的。”

“故意进来!那他是为了什么?”

“我在家乡也遇到过这类棍徒,专门接受钱财替人赴案,或是替人顶罪,或是提供伪证。但这一次,却都不像。我若推测不错,他应该是被人雇来故意拖延时间的。”

杨继宗用手指着那供状说:“你看他这供词,貌似合情合理,认真推敲却有许多漏洞。他说是姓黄的人牙子昨日早上到破烂市来找他,告诉他鲁王府需要奴婢,今年要多多进货。但昨晚我们听小市口的和事佬周不通说,吴良前天就已经在那边到处招摇,说是有亲王府要用人,今年是大利市。况他昨晚的供词中也说,吴发田一伙是因了山东有王府要人才提早来京城活动,怎么就变成昨日早上姓黄的才把这消息告诉他,还让他一定立即传递给吴发田。再者,他说因事涉宗室王府,不敢随便传言。但你看他自己以及那姓黄的所行之事,可不是在大肆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