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到来的日子(第22/83页)

哎,老天!为何普天之下的母亲们要遭受这样的待遇?如果不是这样我肯定会感到些许安慰。那个房间是如此昏暗脏乱,不知道你们能否想象得出。墙上的壁纸已经脱落,一张光秃秃的松木桌子被摆放在屋里。在一个狭小,廉价却浪费煤的灶台上,摆放着水壶和平底锅,壁炉下面满满的全是炉灰。我的脚上缠着绷带,踏在那个长满铁锈的铁炉围上。可能你们也无法想象我当时的模样,那是一张眉头紧皱的苍白面孔,没有刮脸,身穿一件寒酸的衣衫坐在椅子里。我也不确定你们能够想象出我母亲的模样,看上去总是战战兢兢,没有整洁的衣服,但是满怀一腔深情在我的身旁徘徊,在爬满皱纹的眼睑下,一双眼睛正凝望着外面……

母亲在八点钟左右出去了一次,除了买回一些蔬菜,还带回来一张报纸。这样的报纸在我的桌子上随处可见,除了那略微的湿气,我桌上的报纸都已经变得干燥而且易碎。我现在手上就有一张叫作《新报》的报纸,那天早上才读过,这份报纸非常受欢迎,并且被称为“呐喊”。那天早上,报纸上的消息都非常惊人,全是醒目的标题。没过多久我就摆脱了状态,成为一个兴趣盎然的读者。因为我从报纸上看到,英国和德国之间的战争已经一触即发。

想想以前那些冲动而荒谬的行为,战争肯定是最为疯狂并且愚蠢透顶的。其实与那些隐藏于表面之下的罪恶比起来,如私自占有土地等,战争可能称不上最坏呢。但是从结局上看,它的罪恶程度十分明显。所以生活在那种令人窒息的乱世中的人们,对战争感到非常诧异。现代战争中,所有的行为都是不被理解的。战争无法带来任何好的结果,除了残忍地屠杀和伤害善良的人们,将数不尽的财富毁坏殆尽,并且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在此我来简要向你描述一下报纸记述下的一天。

在老伦敦市内一条又脏又乱的后街上,有一座没有经过合理设计就匆匆建造起来的大楼。很多男人在这里匆匆进出,他们全都穿得破破烂烂。这是一座工厂,一群群印刷工人在紧张地劳作着,他们的手指异常敏捷,在打字机上频繁敲打。在一间像厨房一样的房间里,一块块金属模被工人们铸造出来。在这上面有一些如蜂窝一般稍稍明亮的房间,工人们散乱地坐在那里,忙着手中的涂写任务。屋子里的电话响得很有规律,还有电报机机头不断发出的咔哒声。一些来回走动,满面怒气的通讯稿件传送人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样本和复制品被他们拿在手中。也许机器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带着嗖嗖和砰砰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快,对工程师们来说,根本没有洗漱的时间,他们总是急速地走来走去,手中拿着油盒。纸张也总是以飞快的速度从卷筒中离开。你肯定能想到那样的画面,老板坐着汽车精神百倍地到来。车子还没停稳,他们便跳下车来,手握一沓文件和信函快步走进屋子,从人群中挤过去,然后便会有别人的路正好被挡住。正在等待信件的信使见到他的面孔也赶紧站起身来,开始不断地忙碌。四周不断发生各种紧张而不搭调的事情,到处都能听到连绵不断的咒骂声。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复杂无比的环境中,一股歇斯底里的气氛随着夜晚的过去而越加激烈,最终在令人神经紧张的机器声中达到顶点。整个房子都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唯一不紧张的,只有墙上那气定神闲一下下走着的时钟指针。

所有活动都是为报纸的出版服务,当那些紧张的工作圆满完结时,刹那间人群和牛马纷纷搅和在一起。原本阴暗凄凉的街道上掀起一片混乱。本地每家门前都突然出现很多报纸,成捆成堆地摆放在地上。人们开始纷纷争抢、抛掷,俨然形成了一场战斗。喧闹的人群很快急匆匆地奔向各个方向。嘴里打着哈欠的印刷工人们渐渐散去,轰鸣的声音也渐渐减弱。报纸已经印好了,然后就是分发,分发之后便开始打捆,我们就跟在那一捆捆的报纸后面。

分发报纸的场景很有趣味。一捆捆报纸被运送到火车站,在火车启动前一分钟,所有的报纸都被运上了车。报纸就这样随着车轮一路飞奔,之后,大捆的报纸被打开,小捆的报纸被投掷到火车经过的站台上,不得不承认,投掷的力度相当精准。而后这些小捆的报纸又被划分成更小的扎,送到不同的地方。黎明在悄无声息中到来,大街上开始出现一大群奔跑的报童。报纸被他们塞进报箱的插孔里,或者投进开放的窗户里,或者直接发递到不同地方的书摊上。几个小时内,沙沙作响的白纸一定会在整个国家飞舞……为这一天匆忙编造的谎话被贴满每个地方的布告牌。坐在火车上的人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读着报纸。男人靠着黑板坐下,其他的母亲孩子都在床上坐着,急切地等待父亲为他们朗读报纸上的内容……上百万份报纸被分配到居住在各个地区的人们手中,他们都在做着同一件事,或者草草地浏览,或者狂热地细读。那景象着实有趣!那些报纸就像白色的泡沫,被人用水枪喷洒到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