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山脉113(第30/49页)

“旧日支配者”依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艰难地挺过了各种各样的地质变化和地壳灾变,这简直就是奇迹。尽管它们的第一批城市中很少、乃至几乎没有一座挺过太古时期,但它们的文明或它们对历史的传承从没有中断过。它们最初降临到这个星球的地点是南冰洋,很可能在它们到来前不久,构成月球的物质从附近的南太平洋给甩了出去。根据壁画上的一幅地图,整个星球那时都处在水下,随着亘古岁月的流逝,它们建造的石城开始零零星星地分布在距离南极越来越远的地方。另一幅地图显示,南极周围有一大块干燥的陆地,显然,有些“旧日支配者”在这里建造了试验性的定居场所,但它们生活的中心转移到了最近的海底。再后来的地图显示,整块陆地开裂后开始发生漂移,有些分离出来的陆地开始向北漂移。这些地图都明显地支撑泰勒、韦格纳和乔利后来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

随着那片新大陆在南太平洋隆起,惊人的大事接连发生。海底的一些城市被彻底摧毁,但那还不是最糟糕的。另一个种群——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种群,形似章鱼,很可能与传说中存在于人类之前的克苏鲁族相似——不久便开始穿越无穷的宇宙来到这里,并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很快就将“旧日支配者”彻底赶回海里,这对不断增加的陆地定居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后来双方和解了,新大陆让给了克苏鲁族,而“旧日支配者”拥有海洋和旧大陆。新一批陆地城市应运而生——最大的城市在南极,因为最先到达的地区是神圣的。从那时起,跟从前一样,南极仍旧是“旧日支配者”文明的中心,而由克苏鲁族在南极建造的城市则被彻底清除掉了。后来,太平洋的大陆突然又沉下去了,一起沉下去的还有可怕的石城拉莱耶,以及所有来自宇宙的章鱼。就这样,“旧日支配者”又重新统治了这个星球,但有一个隐忧它们一直不愿意提及。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旧日支配者”建造的城市已经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这个星球所有陆地上和海洋中,因此,在我即将出版的专著中,我准备向考古学家推荐帕博迪的那种机械,在一些分散很广的地区进行系统钻探。

自古以来,“旧日支配者”从水中转移到陆地上的过程是一个亦步亦趋的过程,但新大陆板块不断涌现,虽然推动了这个过程,但“旧日支配者”从未完全舍弃过海洋。朝陆地上转移的另一个原因是繁殖和管理“修格斯”遇到了新的难题,而要想在海洋中活下去就离不开“修格斯”。壁画也清楚地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无机物中创造新生命的工艺已经失传。如此一来,“旧日支配者”只能依靠制造生物的方法了。事实证明,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都是非常温顺的,而海底的“修格斯”依靠分裂来繁殖,并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制造麻烦的智力,这一度变成非常棘手的问题。

“旧日支配者”一直通过催眠暗示的方法控制“修格斯”,而且把它们坚韧的可塑身体塑造成各种各样有用的临时肢体和器官。但现在,“修格斯”有时也会表现出自我塑形的能力,且模仿“旧日支配者”过去的暗示塑造出各种形态。它们似乎已经开发出一种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大脑,这种大脑独立的乃至顽固的意志力对“旧日支配者”的意愿虽然随声附和,但并不总是去遵守。壁画中“修格斯”的形象让我和丹福思心中充满了恐怖和憎恶。一般来说,它们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生物,由黏性胶状物组成,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由无数气泡组成的黏合物,呈球形时,每个“修格斯”直径可达15英尺。但它们的形状和体积一直在不断变化;要么自发地,要么根据主人的暗示,“修格斯”会丢弃一些临时的新器官,或模仿它们的主人形成视觉、听觉和言语沟通的器官。

到了约一亿五千万年前的二叠纪中期,“修格斯”似乎变得尤其难以管教,于是,“旧日支配者”对它们发动了一场真正意义的再驯服战争。壁画中描绘了那场战争,也描绘了被黏液覆盖的无头尸——“修格斯”通常都是这样处理被它们杀掉的敌人的。这些画面尽管与我们相隔无尽的岁月,但仍让我们感到惊恐万分。“旧日支配者”使用了奇怪的分子和原子干扰武器来对抗这些造反的东西,并最终大获全胜。壁画显示,在其后的一段时期里,“修格斯”被全副武装的“旧日支配者”驯得服服帖帖,就像被美国西部牛仔驯服的野马。但在反叛期间,“修格斯”表现出了一种可以离水生活的能力,不过,这种转变并没有得到“旧日支配者”的支持——因为在陆地上使用它们和管束它们一样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