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第5/12页)
慧安看见,在云层深处,似乎有一个小小的云眼,连通着遥远的世界,神秘莫测。
红云在一定高度停止了运动。这时伴随着浓烈的腥味,云缝中飘落下纷扬的雪花。那真是天下最美丽的红雪啊,一落到山门外,便引起杂草和树木的炽烈焚烧。
分明是天火哪。
慧安抑制不住心中恐惧,和僧众齐齐发一声喊,便朝两厢的柱子和佛像后面躲去。
但寺庙并没有被点燃。红色的雪接触到寺庙,便被四面八方冒出的蓝光消融了。置放在各处的“法器”起作用了。
弘明仍打坐在法堂中央,垂着眼睑,对身外变故一无所知的样子。他只是在冥想。环绕他头顶的那个春日梦境般的蓝色光环,越来越明亮了。
但慧安从柱子后面偷偷看见,大滴的汗珠正从方丈额头上沁出来。
几束火舌突破山门蓝光的封锁,闯进法堂,挨到弘明身边。法师头上的光环立即变得明亮得不能直视,并迅速长大。它就像一轮柔顺如水的弯刀,把火焰一一斩断,使它们萎顿熄灭。
这一切来得那么自然,而弘明始终没有动一动身、睁一睁眼。慧安看得目瞪口呆。
似乎是一场表演哪。而压轴戏尚没有正式开锣。
这就是香客么?
过了一会儿,慧安注意到,寺外的云霞正由暗红色向蓝白色转变。那个小小的云眼逐渐长大,里面竟现出一片辽远晴朗的星空,在眨巴着眼睛。更大片的雪花优雅地飘落下来,一跳一跳的,发出ek,ek,ek……的怪声,并且冲上法堂,竟在法师身边筑起一道火帘。火帘又变成火墙,越升越高,把法师与寺庙中其他的人和物隔了开来。蓝色光环渐渐淹没不见了。
慧安看不见法师了。
就在这时,大地猛然震动,巨大的光亮像洪水一样涌入。慧安只来得及看见身边几尊佛像一下跌倒在地,摔成齑粉,自己便也秤砣般栽倒了。这一跤跌掉了他满嘴牙齿。地底似乎有只手在拽住他,不让他爬起来。他眼见其余僧人也都摔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有人的袈裟着了火。
“快到禅房去!”
关键时刻,法师如磁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心底。慧安一使劲,竟站了起来。他匆匆跑入他从未去过的禅房。其他僧人也跟了进来。
又是一下剧烈的震动,他们都昏了过去。
醒来后,一切已安静。僧人们不敢出门,待了许久,才派一个勇敢的和尚去打探情况。他很快回来了,哆哆嗦嗦指着外面,说不出话来。
大家战战兢兢从禅房鱼贯而出。他们看见,火焰早熄灭了,怪云不知去向。大殿已夷为平地,只剩下禅房还孤独地兀立。
曾经是法堂的空地中央,坐着方丈。他已然圆寂,但身体保持完好。弘明嘴角挂着一丝微笑。慧安发现,方丈的疲惫之态已完全没有了。他像做完了一桩大事,终于放下心来,可以安稳地休息了。
黑色的雨代替了红色的雪正往下降。山后矗立着一股万丈烟柱。太阳已不知飘落到哪里去了。
僧人们往村里走。地面仍然灼热,但由于忽然失去了阳光,正开始变冷。山林、房屋和田地一片狼藉,像是被一个大力士翻耕过。到处是人和畜类的尸体,都烤焦了。
从地平线开始,整个是灰色的天幕。冬天好像提早到来了。
僧众感到一片寒意,口渴得要命,心中一阵阵干呕。
青青郊野。男人和女人从田埂上走来。
周遭是富裕的村子。有的院落中,瓦房顶上露出了碟形卫星天线。
女人的心情有些百无聊赖。她期待同伴说点儿什么轻松的,但他只是兴致勃勃地谈着工作上的事情。
她思忖,这是个讨厌的工作狂。
考古队干了三个月,进入了收尾阶段。工作人员在发掘一座隋代民窑时,偶然在地层中发现了古代的村落遗址,那里有大批动植物在同一时间死亡的现象,仿佛忽然遭遇了什么巨大的灾变。
在现场,大部分人骨和兽骨都有被火焚烧过的痕迹。经发掘,墓室和居住遗址也呈现出了被外力摧毁的形状。
通过研究遗存可以认为,存在着一个以唐贞观十一年为要害的分界线。属于这个年代的文化乃至一切生态系统,都在一个事件中被毁坏了。之后,出现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文化断裂缺失。在再靠后的地层中,才逐渐发现了宋、元、明、清的居住遗址和墓葬,保存得倒是比较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