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献面记(第7/20页)
老牛这人我们真是白指望了,身为拿过金鸡奖的知名演员,郝思嘉用八百万的重金聘来,一点急智也没有,呆呆地跪在那里,就说了个“啊?”
曹操的眉头皱起来了。
“丞相恕罪!”我忙叫道,“我爹是乡下人,听不太懂洛下正音。小民……家里本来确实很少吃汤饼,这不是快到新年了……所以去市集买了些……想不到能拿来供奉给丞相,真是天大的福分!”我一边随口编词,一边又摸向戒指上的凸起,随时准备撤走。
“丞相。”此时曹操身边一个大嗓门的粗豪将军道,“荆州确实也有汤饼,前些日子在江陵整军时,我还在市集吃过,不过味道粗劣得很,远远不能和北方的比了。”
“原来如此。”曹操恍然,“仲康,你这个什么都吃的饕餮,连你都说粗劣……哈哈……”
仲康?是谁的字来着……我正在回想,忽听曹操好像不太想吃,不由一怔。尚未说话,郝思嘉先急了:“丞相!我们郝家做的鱼羹汤饼,是乡里的一绝,可不比许都的山珍海味差了!”
这话颇不得体,不过倒也符合无知乡下妇女的口吻。曹军将士虽在困厄中,也都哈哈笑了起来。我忙补充道:“丞相恩泽,布于民间,我们虽是乡间野人,也是……那个仰慕已久,今日幸而得见,真是前世……世代祖上积德(我刚想起来那时候还不兴佛教),请丞相千万接受小民的一点心意!”
我大拍马屁,曹操却没有被灌迷汤,愣了一下,笑问道:“这倒奇了,荆州新附朝廷,不到两个月,而且还在打仗,本相怎么就有恩德在民间了?”
“这……”我有些尴尬地道,“虽然荆州刚刚归顺,但丞相在中原的威名,我们也颇听闻。”
曹操饶有兴味地说:“哦?你倒说说,我有什么威名?”
我没想到他步步进逼,一时有些慌了。我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只有回想历史书上的话:“这个……自黄巾起……起事(差点说成起义),天下大乱,丞相你在公元——”
“咳咳!”郝思嘉连声咳嗽,曹操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我才发现忙中出错,只能勉力圆过来:“……一再攻袁术、擒吕布、败袁绍、征张鲁……不不,张绣(征张鲁还在几年以后)……统一中国——”
我颠三倒四地再也说不下去,曹操的脸色却好看了很多,点头说:“想不到边鄙南人,也知道曹孟德的功业!赤壁虽然小挫,何足道哉!”喟叹良久,道:“好啊,既然是乡间父老的心意,本相也却之不恭。不过我身边的将士还有几十个人,老丈,你们家里有什么吃的,也分给他们一些吧。待本相回转江陵,必有重赏。”
等你的重赏?你马上就逃回北方去了,曹仁也守不住南郡,这地方马上姓刘了……我心里念头乱转,自然也不敢说出来。老牛这厮总算又说了一句事先台词:“这个自然,小民家中还有米饼、豆饭,微不足道,愿以尽数犒军!”
曹操毕竟带着一大堆兵将,要给他献面条当然也得给他手下点东西吃。这我们早就想过,我们这里号称六口之家,储存够五十个人吃上一顿的粮食倒还说得过去,当然,不会有什么高级美食,不过填饱肚子问题倒还不大。当然,等我们回到现代,这些营养物质就会消失得一干二净,不过没关系,他们本来在历史上也没有得到过这些食物。
“米饼豆饭是好。”那粗豪将军道,“不过这里不是还有条狗……养得倒挺肥……不如宰了……”
“啊?”郝思嘉大惊,这条中华田园犬我们为了培养感情养了大半年,和大伙儿都很熟,特别是郝思嘉,很喜欢这条狗。眼看他手下几个大兵贼兮兮地向狗的方向围拢,忍不住叫道:“不要啊,丞相,不要杀Bobbi……”
眼看变故又起,我一阵头大。曹操似乎也食指大动,想尝一尝狗肉滚三滚的滋味。却是那亲随道:“丞相,要杀狗剥皮清洗下锅再煮熟,耗时太久,万一追兵赶来……恐不方便啊。”
曹操恍然道:“不错!算啦,仲康,别动那条狗,莫误了大事!老丈,你快些将家中羹饭备好,我们吃了也好上路。”
老牛唯唯诺诺,带曹操等几个大人物去他的房里歇息,计划总算又回到正轨,我们松了口气。按事先的分工,我和郝思嘉还得去为曹操准备鲜鱼面,这才是重中之重。老李他们几个也去别的屋子里,给其他的士兵准备干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