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献面记(第9/20页)

夏侯杰捂住脸,一时呆住,随即眼中冒出杀气,正要发作,郝思嘉却厉声道:“我们郝氏一家对丞相忠心耿耿,丞相与诸将来此,我满门老少竭力供奉,长官你竟然如此凌辱民女,这教天下百姓如何看曹丞相?以后谁还会对丞相效忠?”

夏侯杰刚想说什么,郝思嘉又发狠道:“好,民女这就叫丞相和列位将军过来评个理!看看这是不是丞相的意思!如果丞相也纵容你,民女也就认命了!”

“别别!”听说要闹到曹操面前,夏侯杰终于萎了,“某不过开个玩笑罢了,小娘子既然不情愿,那就算了。”

说着便要出去,我上前把那块金子还给他:“长官,这厚礼小民不敢收,还是请您收回吧。”

夏侯杰将金子攥在手里,对我狠狠瞪了一眼,扭头出了草房。我和郝思嘉对视一眼,也均感惊心动魄。

“夏侯杰怎么会在这里?”我问郝思嘉。

“我不知道。”郝思嘉摇头道,“历史上本来没有记载这么个人啊!”

“没这个人?不是说是被张飞吓死的吗?”

“那是小说家言……不过或许也有所本,是相关的历史记载失传了?回头得弄个明白。说不定能解决很多历史疑难。”

我知道历史上三国的曹氏与夏侯氏一直纠缠不清,据说曹操的老爹曹嵩本来是夏侯家的子嗣,被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如此说来,曹操父子本该姓夏侯。不过这个说法本世纪初被两家后人的DNA测试推翻了。但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亲密关系仍然没有满意的答案,历史学家也没搞清楚过,时间旅行发明后,他们要研究的问题太多,经费还没覆盖到这种八卦上来。

我看郝思嘉刚刚脱困,考据癖又发作了,提醒她说:“现在可不是研究学理的时候,那夏侯杰被你打了耳光,这事还没完呢。唉,这家伙怎么这么急色?真是应了那句‘当兵三年,母猪也能赛貂蝉’!”

“没关系,等他们吃完面,咱们一走了之就……不对,你说谁是母猪呢?!”

“哎,别揪耳朵……”

一刻钟后,热腾腾的鲜鱼面出来了。

刚才被夏侯杰一搅和,鱼汤的火候没把握好,鱼可能煮的太老了。不过郝思嘉也没心情再伺候曹操这帮子人,凑合着做出来也罢。估计他们饥肠辘辘,也吃不出好坏来。

鲜鱼面大约做了十碗左右,我们盛好了,将最大的一碗端出去献给曹操,剩下的就送给他身边的将领和幕僚,如张辽、许褚、程昱等人。这些人果然也饿得紧了,吃得狼吞虎咽,连说话的余暇都没有了。

我们一边通过衣衽上的微型摄像头偷偷拍摄着这个场面,一边定位在曹操身上,满心希望拍到他吃得陶醉不已的样子。不料曹操只是吃了一小筷鱼,微微抿了一口鱼汤便放下了木碗,眉头紧皱,好像怕有毒一样。

我心想人道曹操疑心重,果然不假,先是派夏侯杰来查看,现在还怕有毒,不敢多吃。这样子我们整个计划不是都白费了?

我对老牛低声道:“丞相怎么这样子?”老牛哭丧着脸道,刚才他带曹操进房去休息,曹操好像发现有什么不对,问了他几句话,什么这房子什么时候造的,一家人怎么打渔的,地方官收多少赋税,等等。他按照事先的说法答了几句,但曹操的问题却越来越多,最后他也招架不住,只能当听不懂,说了几句土话。曹操跟他沟通不了,好像也不敢呆在房里,转了一圈又出来了。

“唉,多半是什么地方露馅了!”我低声道,老牛更是惴惴不安。我又叮嘱了他几句,见曹操还是没动筷子,上前赔笑道:“丞相怎么不吃?感情是下民的汤饼味道粗劣,不合丞相的口味?”

曹操也不看我,抬头向天,紧皱的眉头终于渐渐舒展开来,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鲜美!鲜美绝伦!想不到荆州的渔家能做出如此美味!”

我和郝思嘉对视一眼,心中都大喜,想不到曹操还是一个美食家,正在慢慢品味鱼汤呢。

曹操又问道:“这是什么鱼?何以味道鲜嫩如此?”

我心里说“是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吃到的大西洋鳕鱼”,却道:“就是这边湖泽里的一种大鱼,我们叫银线鱼,是地方的特产,别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