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天马行空(第14/26页)
13岁的豆豆非常崇拜天使这样的“前辈宇航员”,一直在他们周围打转,想和他们亲热。但过了一会儿,他怏怏地返回,小声说:
“鱼奶奶,那些光屁股家伙都是200型生物机器人,不带感情程序的!”
鱼乐水苦笑着拍拍他的脑袋。忽然天使向这边走过来,鱼乐水忙对豆豆说:“他来了,你不许再乱说!”她想,天使主动过来会说些什么呢?天使径直走到鱼乐水身边,客气地说:
“鱼……我应该称你舅妈吧。你回地球后,请向楚天乐舅舅转达我由衷的敬意。他仅以自然智商就做出如此多的发现,堪比我们的深思智商,确实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总算问到天乐了,而且话中也能感受到他的真诚,但这种真诚是纯理性的,不带一点儿体温。对方的冷静也影响了鱼乐水,她敛容回答:“谢谢你的赞扬,我一定传达到。我想我的丈夫会羡慕你们的,你们发展出了深思技艺,又处在能激励智商的密真空中——这可是全宇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优质密真空!相信在200年后,当你们返回地球时,已经把飞船文明发展到了令地球人仰视的程度。”
天使没有谦让,点点头:“可能是这样的。不过,毕竟地球人有巨大的基数,70亿人中如果能出现百十个像楚先生那样的天才,那么,地球文明还能与诺亚文明并驾齐驱。”
两人含笑对视。此时鱼乐水的情感相当复杂,对这位外甥既有仰视(为了他的天才和无形的神性),也颇为怜悯。他一出生就囚禁在飞船上,尤其是近12年来,飞船一直处于虫洞状态,他们等于是生活在不见天日的活棺材中。所以,他们逃避人世,躲在“深思”的世界里寻求心灵宁静,追求智力快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无论如何,她无法再与天使进行感情上的沟通了。他们含笑对视片刻,天使客气地点点头,仍旧退回到圈子之外,保持着冷静的沉默。
此后的闲聊中,鱼乐水摸清了《诺亚号》的现状。现在,以天使为首的新人类已经成了飞船事实上的核心,他们组成了一个智囊团,飞船上的所有事项先要经过智囊团的讨论,得出大致意见,然后报船长批准实施。这也是飞船改为女性船长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人尽管感情冷漠,毕竟与母亲更亲近一些。亚历克斯、贺梓舟等老辈船员都痛快地认可了这个变化,因为具有深思技艺的新人类确实比其他人高出一筹。但他们还是尽最大努力,把“付诸实施”的权柄握在老一辈手中,这类似于人类对电脑的态度。至于这个权柄还能握多长时间,没人能回答。
这边姬继昌没有耽误时间,已经安排船员接通管道,向《诺亚号》泵送液氢。也向《诺亚号》提供了准确的空间座标,因为后者在盲飞状态下无法依天文观察确定座标。在提供技术参数时,无意中有了一项重大发现:两艘飞船的原子钟有高达86万秒的误差,也就是说,《诺亚号》的时间快了大约10天!何以如此?不知道。按照虫洞理论,飞船相对本域空间是静止的,没有相对论时间效应,所以两艘飞船的时间都是宇宙静止时间,应该是绝对同步的。但显然有某种未知因素影响了《诺亚号》的时间速率,而且是变快而不是变慢——按说,以超光速航行,即使有相对论时间效应,时间也该变慢才对啊。柳叶皱着眉头思考一会儿,想不通,姬继昌同样想不通。柳叶咨询儿子的意见,天使对此非常重视,说:
“此刻我不知道,但我觉得这个现象非常重要,它是三态真空理论天空中的一片乌云,也许足以颠覆整个体系。我们要立即进入深思,尽早勘破这个秘密。眼下我能肯定的是:我们对孤立波周期的观测误差,肯定与原子钟的误差有关。”
他显然已经进入临战状态,带着几十个同伴匆匆离开这儿,返回母船,没有同客人们告别。姬继昌对柳叶说:
“根据我们‘扒上火车’前的观察,诺亚号的方向正对着大角星,不是对着中心,而是对着大角星半径的中点处。飞船此刻与大角星已经非常接近,按2.5马赫的速度,只有不到一天的路程了。”
柳叶说:“我们很欣慰啊,看来《诺亚号》的方向掌握得很好。在进入连续飞行前,我们是以大角星校准了方向。这么多年盲视飞行后,误差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