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堂鸟(第6/8页)

“靳灿伯伯告诉我,科学,是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那么,科技就是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利用和改造。”萧菁答道。

“好精妙的定义!”卢文钊赞道,“这个自然包括人吗?总有人认为人不包括在自然之内。”

“我觉得包括。”

“这一点上,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那么,你觉得哪些东西是科技产品?”

“植入系统、电脑、宇宙飞船、太空城、太空电梯、太空战舰……”萧菁掰着手指数起来。

“筷子是科技产品吗?”

萧菁犹豫着:“不是吧?”

卢文钊嘻嘻一笑:“筷子也是科技产品。你忘了你刚才所说的科技的定义了?事实上,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大大超过人们的预想,可以讲,人类其实也是科技的产物。”

05.

“拿石块向远处的野兽投掷,拿石头把骨头里富含蛋白质的骨髓敲打出来吃掉,拿石头敲击石头制造出各种形制的石器,这些都是科技,原始人掌握的科技。

“把鱼刺磨制成缝衣针,再把厚厚的兽皮缝制成衣服,以度过严寒,是科技;把短小的兽骨打上小孔,用不同的气息吹,就能发出抑扬顿挫的让人听起来很舒服的音调,是科技;某些岩石粉末可以用来绘制壁画,其中的一些粉末混合后会呈现出别的颜色,也是科技。

“用文字把多变而易逝的语言记录下来;用火把矿石熔化,提炼出其中的金属;用泥土、岩石和颜料塑造出按照人的样子想象出的神的样子,然后跪下顶礼膜拜,是科技。

“将狗、猪、猫、山羊、骆驼和马从野生状态驯养,将水稻、玉米、高粱、小麦和大麦从野生状态驯化,是科技。

“没有科技就没有人类,人类是科技的产物。科技塑造了人类的形体,塑造了人类的心理,也塑造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层;塑造了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也将塑造人类的未来。人,每一个细胞都曾经被科技改造过,甚至,地球上的每一个分子,都曾经与科技的力量接触过。

“对科技中心主义者来说,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唯一力量。他们把人类的一切成果都归结为科技发展的结果,认为人类遇到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科技发展得不够。这种说法过于乐观,乃至有些天真,但是我喜欢。另一些人文主义者反对这种说法。他们普遍对科技持怀疑态度,怀疑科技并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认为我们遇到的问题都是科技造成的,害怕科技的力量失去控制,担心科技的发展不但会改造我们的肉体,还会腐化、侵蚀、篡夺我们伟大而圣洁的灵魂——要是我们有这样的玩意儿的话。”

卢文钊用戏谑的语气接着说:“他们喜欢打着反思科技的幌子,对他们根本不懂的科技说三道四,态度倨傲,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他们担心,我们正在使用的工具前所未有得强大,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正变成这些工具。他们普遍迷恋过去,对于传说中的伊甸园或者想象中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但真要他们去过那样的日子,停了他们的水,断了他们的电,他们又会哭爹喊娘。”

萧菁看着卢文钊,目光炯炯,问:“你是唯科技主义者吗?”

“不完全是。”卢文钊想了想,道,“准确地说,我只是一个理性而偏乐观的科技爱好者。我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工程师,但我对于科技一直持乐观的态度。

“在工作中,我接触到这样一种人,其数量还不少。学生时代所学到的一切,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是这个纷繁复杂却无比稳固的世界的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时的他,盲目地吸收一切。成年之时,认为所有新出现的一切,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是改变这个纷繁复杂却无比稳固的世界的强大力量。这时的他,盲目地追随。等人到中年,他的世界观成形了,思想却因此僵化起来。任何新出现的事物,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不科学的,都会被认为是对这个看似稳定其实充满变数的世界的改变。在他看来,这种改变即便有些许好处,也潜藏着极大的危险,他永远持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这时的他,盲目地反对。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媒体推波助澜,比如遇到同道中人,还可能会采取激进的行动。后来,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科技三定律’,将我所想的内容做出了精准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