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双蛇行动(第6/11页)
“霍尔为火卫一取了一个好名字。”火星人感慨地说。
西方文明把火星叫作阿瑞斯,名字出自希腊神话中的战神,而霍尔用希腊神话中战神的两个儿子来命名火卫一和火卫二。火卫一叫“福波斯”(Phobos),意思是“害怕”;火卫二叫“德莫斯”(Deimos),意思是“恐惧”。
“我们现在是既害怕,又恐惧。”火星人一语双关。
吃饭时,走路时,闲聊时,他们都忍不住仰头看看上方。尽管在穹顶城市里,只有最顶上一层能够真正看到飞速移动的火卫一,但人们总是下意识地往上望。也许是希望看到火卫一还在,没有碎裂成面包渣子,心中那份无以言表的害怕就能得以缓解。
有很多人借助天文仪器焦急地观察火卫一,一点儿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心惊肉跳;也有网络媒体抓住商机,对火卫一的现状进行全天直播,即使收费颇多,也还是有很多人订阅;还有人自豪地宣称,直接用肉眼看到了火卫一上的斯蒂克尼撞击坑里的林托克撞击坑——这种说法显然是吹牛,斯蒂克尼撞击坑位于火卫一朝向火星的一面,占据了1/3的位置,理论上可以看到,但林托克撞击坑太小,不可能用肉眼看到。
有人不相信织田敏宪敢引爆火卫一。“火星上有300万人,他不敢的,只是说说而已,吓唬咱们的。就凭织田敏宪那公子哥,他敢和咱们普通人同归于尽吗?”他们这样说,“兵法上,这叫战略威慑。什么叫战略威慑,你懂吗?”反对这种说法的人则说:“织田敏宪向来阴冷狠鸷,还在军校的时候,就以擅长出其不意的突袭作战而赢得了少年战神的称号。这样的人,他不敢引爆火卫一?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按下起爆器的。”
也有人不相信织田敏宪的大炸弹能够把火卫一炸成碎片。一种似乎有理有据的说法在火星人中流传:分开一个由引力作用聚合在一起的物体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被称为“结合能”,譬如地球的结合能大约为2.2×1032焦耳,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火卫一估计质量为1.38×1014千克,所需的结合能是非常大的。织田敏宪的氢弹虽说有6000万当量,但计算表明,还不足以炸毁火卫一。最多把火卫一炸出又一个撞击坑,而这样的撞击坑在火卫一上已经太多了。
还有人把希望寄托在铁族身上。“火星上,碳族只有300万,铁族倒有9000万。即使火星碳族全死光了,地球上还有几十亿碳族哩。而铁族,大部分都在火星吧。再说了,织田敏宪针对的其实是铁族。这件事,要么铁族屈服,要么铁族想出办法来制服织田敏宪,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他们用旁观者的语气对别人说,“咱们呢,吃好喝好玩好,等着看好戏吧。”
铁族只是把一切公布出来,让所有火星人知道,让所有火星人都在战战兢兢中过活,但他们并没有对织田敏宪的威胁做正式的回应。卢文钊觉得,其中定有什么蹊跷。可他无论怎么想,都想不出这蹊跷是什么。
火卫一高悬在火星上空6000千米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枚不定时的炸弹比定时炸弹还要可怕。定时炸弹嘀嘀嗒嗒地响着,大家确实也很害怕,但至少还有一个盼头:要么盼望有英雄能在倒计时结束之前拆除炸弹,要么就是盼望炸弹早点儿爆炸,好结束这无与伦比的煎熬。可这不定时的炸弹……大家既听不到嘀嘀嗒嗒的倒计时声,也没有什么明确的盼头,剩下的就只有无穷无尽的害怕。
到龙泉1901寺听课的香客更多了。每当有人问起织田敏宪和他的大炸弹,空竹法师都简单地回答:“诸行无常,是起尽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这样的回答,大多数人都是一头雾水,只有少数人频频点头,似有收获。
香客多了,管理上也麻烦起来了。讲课时有人小声说笑,课间休息时有人毫无顾忌地讲黄色故事,还有人将茶室里的素饼偷偷带走。
在织田敏宪对火星战略威慑的第三天中午,两个香客因为对织田敏宪是否有胆量炸毁火卫一意见不一,发生口角,继而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空竹法师上前劝说,被其中一人掀倒在地。急得空文法师一个劲儿地念叨“疯了,疯了”,三个小沙弥也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是卢文钊叫上几个熟识的香客,这才把打架者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