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双蛇行动(第8/11页)

说到这里,铁木真刻意地停下来。画面切换为火卫一在新的轨道上环绕火星的情景。

一个香客长嘘了一口气:“那玩意儿要是真掉下来,火星就完了。”

“火星不会完,”另一人纠正道,“会完的是我们。”

“佛祖保佑。”一个小沙弥颤声念道。

众人齐声念道:“阿弥陀佛。”

卢文钊没有说话,凝视着铁族提供的画面,意识到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对啰,速度,火卫一的速度太快了,他思忖着,俨然超出了某个数值,某种限制……是什么呢?

在原先6000千米高的轨道上,火卫一的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快得超过火星的自转速度,一天能绕火星三圈,绕一圈只要7小时59分。在火星上(有时需要借助仪器)可以看到三次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的场景。而现在,火卫一距离火星更近了,其速度就更快了,快得不可思议:一天至少能绕火星五圈半。

这意味着什么?卢文钊问自己,不过铁木真已经把答案说了出来。

“事情并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刚刚才开始。火卫一的轨道从6000千米,降到了3000千米多一点儿,这使得火卫一与火星的距离低于3620千米,也就是低于火星的洛希极限。”

当两个天体靠得太近时,较大的天体会对较小的天体施加一个巨大无比的潮汐力,将较小的天体撕扯为无数的碎片。这个距离就是“洛希极限”。这样的事例在宇宙中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原本火卫一就以每世纪约1.8米的速度向火星靠近,专家们经过计算,认为5000万年后,火卫一就会因为跌入火星的洛希极限——3620千米——而被火星撕碎。现在,织田敏宪的氢弹用了1个小时,完成了原本需要5000万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织田敏宪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卢文钊不由得对他心生敬意。双蛇计划,尤其是这条“蝮蛇”,还真是名副其实。先以“柳叶刀”空天战机对火星城市奇袭,掩护名为“银武士”的人型机甲在火卫一打出深及核心的隧道;又主动公布错误的氢弹型号,掩护了氢弹其实是强冲击波弹的事实,导致了铁族的战术误判;现在,织田敏宪多半在引爆氢弹时就已经死掉了,可他的计划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洛希极限,什么意思?”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有什么可怕的事情会发生吗?”

卢文钊忍不住想教训他:你平时都不关注科学吗?你现在不会上网搜索吗?你的植入系统不会帮助你吗?他没能说出口,因为铁木真已经往下说了:

“眼下,火卫一已经处于火星的洛希极限中,巨大的潮汐力撕扯着它,而它刚刚经受了氢弹的洗礼,无比脆弱。因此,在抵达新的轨道三个小时后,它终于松散碎裂了,或者如你们所说,爆炸了。”

画面上,在漆黑的背景下,火卫一忽然抛撒出一系列微小的碎片,就像是往前飞奔的汽车抛撒下无数的弹珠。然后一块较大的碎片脱落下来,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也从火卫一上脱离。碎块脱离后,一边抛撒微小的颗粒,一边沿着略微调整过的路径继续前行。第四块、第五块也脱落了。这时,火卫一明显小了一圈,仿佛剥掉了厚厚的蛋壳,只剩下怪怪的“蛋黄”。

说它是“蛋黄”,是因为有那么一会儿,它由土豆的样子变成了椭圆,在一堆形状极不规则的碎块中,显得非常特别——只是不像真正的鸡蛋那么光滑。但“蛋黄”也就存在那么一会儿。虽然火星的潮汐力肉眼看不到,却是无比强大的。在六七块外层构造脱落之后,它彻底崩解为五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碎块。然后在火星引力的作用下,较大的十多个碎块、无数的岩石碎片和不可计数的碎屑相互簇拥着,就像一支席卷天下的铁骑,浩浩荡荡地在越来越低的轨道上奔驰。

画面拉远,看得到火星的全貌,然后加速,碎块、碎片和碎屑绕着火星跳起了蚊香舞。谁都可以看出,每绕着火星转一圈,它们都更靠近火星,毫无疑问,最终它们将全部坠落到火星地表。

“根据观察与计算,”铁木真说,“火卫一的碎块将会在八个小时后触及火星。因为火卫一碎块轨道的复杂性,影响其运行轨道的因素太多,还无法进行最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