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与泰德相会(第6/8页)
这个网络被称为量子寰球网,也有人叫它量子云。
在量子网络中,基本信息单位是量子比特,运算对象是量子比特序列。无论是速度、容量,还是安全性,都是国际互联网的数十倍。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只要你有相应的上网工具,你都能在地球表面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任何限制地接入量子寰球网,接入量子云。并且,简单、安全、高效,费用还低得不可思议。
量子寰球网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只要你申请,全球科技志愿组织就会给你开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申请。很多国际组织观望了一段时间,也先后加入进来。还有一部分地方,犹豫了很久,挣扎了很久,辩论了很久,终于还是提交了申请。毕竟,有很多东西,尤其是计算资源,只有量子寰球网能够提供。最后,量子寰球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量子寰球网,除了极少数地方,整个世界都被包裹进来。
从2030年开始,到完全建成量子寰球网,用了五年,而实现对地球的完全征服,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速度甚至超过了靳灿最初的预计。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曾经不无骄傲地说:“原先我以为至少要十年时间,大家才能重新接受网络。现在看来,我低估了网络对人的诱惑。”
普通人使用量子寰球网的目的与上一代国际互联网差不多:社交、游戏、购物,偶尔用于学习。与上一代国际互联网相比,量子寰球网因为使用网络卫星作为服务器,所以没有国境的限制;因为使用了强大的实时翻译系统,所以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因为运行速度超快,网络带宽超大,所以不存在网络延迟,量子寰球网上所有交流都是实时的。这使得上量子寰球网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但世界各国和跨国组织则更看重量子寰球网的计算能力。
量子寰球网不只是全球无线网络,它还是服务器,是存储器,是并行计算机。通过一个极为巧妙的分时系统,接入量子寰球网的所有工具都能成为这个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并行计算机的一部分。当你的电脑处于闲置状态时,分时系统会自动调用你的电脑用于全球计算;当你的电脑处于工作状态时,分时系统会根据你的使用情况,将电脑的部分计算能力用于全球计算。不用担心,你的电脑早就有设计冗余,在它为全球计算贡献力量的同时,不会影响你对它的使用。研究早就表明,大部分电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闲置状态,而一般人在大多数时间里也只使用了电脑的一小部分功能。分时系统是以毫秒为单位进行工作的,它对计算资源的分配你是感觉不到的,对于你对电脑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也不要担心你被量子寰球网剥削了,当你需要进行超越你的电脑基础性能的工作时,分时系统又会自动开启共享模式,让其他人的电脑为你服务。总的来说,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理想境界的实体化。量子寰球网也由此成为地球上最大的计算机。
这个时候,放眼世界,只有量子寰球网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计算资源,而所有的一切,都已经黏附到了量子寰球网上。科学研究离不开它,工程建设离不开它,交通运输离不开它,武器研发离不开它,金融贸易离不开它,党派竞争离不开它,国家行为离不开它,有组织犯罪与大规模战争更离不开它。它链接一切,囊括一切,孕育一切。它就是一切。
也因此,对于量子寰球网计算资源的分配,就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权力。
个人的计算,分时系统就可以自动分配,而大到地区和国家的计算,就需要全球科技志愿组织管理委员会(简称全球科技志愿组织)来分配了。全球科技志愿组织秉持第一任主任靳灿“人类是一体的”理念运作,早期负责接受世界各地的申请,向全球派遣科技志愿者。当向所有人开放的量子寰球网成为无可取代的计算工具后,审批量子寰球网计算资源分配就成为全球科技志愿组织的主要职能。正是这项职能,使全球科技志愿组织有了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也为它最终改组为地球同盟提供了可能。
写完,卢文钊又审查了一番,修改了个别字词。然后叹了一口气,下一期《科技现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制作哩。总部已经来通知,无限期推迟《科技现场》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