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页)
路边那些柳树周围没什么有特色的东西。她试图找到一块石头放在她能够一眼看到马车的地方,但是路边那些蓬乱的杂草丛中连一块石头的影子都看不到。她只得再走回去,穿越灌木丛,奋力挣开不断钩住她长发和斗篷的柳树枝条,拿起那个仿造阿什莫博物馆里某个物件制作的黄铜包边匣子,带着它回到道路边。
它太小了,并不特别适合做标记物——但她只是走到山顶去,那没多远。如果她决定走去最近的村子,她最好再回来做个更牢靠些的标记,而且得祈祷接下去的时间里不会有什么人路过。路面上那些车辙边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落叶完好无损,路上水坑里的冰层表面也没有破损。估计一整天都没人从这路上经过了,也许整个星期都没有。她整理着匣子周围的杂草,把匣子掩藏好,在它顶上放了一根树枝,然后动身向小山爬去。除开路基处那些结冰的污水坑,这条道路要比伊芙琳预期的平整得多,路面被踩踏得紧紧实实,曾经应该有不少马匹经过。
小山并不难爬,但伊芙琳没走几步就觉得累了,她的太阳穴又开始一跳一跳地痛。她依然没有“查明确切的时间位置”,这条道路,这片森林并没有什么地方能绝对表明这是1320年。
唯一能显示人类文明存在的迹象就是那些车辙了,它们意味着她可能处在轮子发明之后铺路沥青水泥发明之前的任何时间段,甚至这点也不确定。和这几乎一模一样的道路依然存在于离牛津不到5英里的地方,由国民托管组织为那些日本和美国游客们悉心保护着。
她也许哪儿也没去成,也许在这座小山的另一边她就能找到一柄半自动步枪或是蒙托娅女士的挖掘工场,或一处空间数据设施。我可不想通过被一辆自行车或汽车撞翻来确定我的时间位置,伊芙琳一边想,一边小心翼翼地走到路边。
伊芙琳爬到山顶,停住脚步,气喘吁吁。正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儿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山上没有树,她能够看出几英里开外。马车所在的那处森林延伸至半山腰,然后朝着西南方远远地蔓延开去。如果刚才她再往树林里多走一点,她就迷路了。东边也有不少树,长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她能瞥见河面上时不时折射出来的银蓝色波光,一小簇一小簇的树木星罗棋布地散布在小山与河流之间的原野上。树木的数量比她以前所能想象到的英格兰所拥有的树木数量要多得多。据1086年的《末日之书》记载,只有15%的土地被森林覆盖,而概率显示到1300年左右,因为垦荒和移民,这一数量已减少至12%。写下《末日之书》的那些人,大大地低估了森林的数量。这儿到处都是树。
伊芙琳没看到任何村庄或看上去像是建筑物的东西。但是应该有建筑物的,因为有田地,那是些狭长的田地,毫无疑问是中世纪式的。其中一块田地上散着些绵羊,那也是中世纪的特色,但她没能看到任何牧羊人。东边远远的地方有一处模糊的灰白色方形区域,那应该是牛津。眯缝着眼看去,她几乎能分辨出那些外墙和卡法克斯塔矮而宽的轮廓,但在渐渐黯淡下去的天光中,她看不到圣佛莱兹怀德塔或奥斯尼塔的任何迹象。
毫无疑问,天色正在变暗。头顶上的天空呈现一种浅淡的薰衣草色,几近蓝色,在靠近西边的地平线处有一缕粉红色的晚霞。
伊芙琳划了个十字,然后合拢双手做出祈祷的姿势,交错的手指凑近脸颊。“好吧,丹沃斯先生,我在这儿了。看上去我差不多处在正确的位置,我没正好落在牛津到巴斯的大道上。我在它南边大概五百码处的一条岔道上。我能看见牛津。它看上去在十英里之外。”
她说了自己对此刻所处的季节和时辰的估计,描述了自己看到的景物,心里有些疑惑。牛津西边绵延起伏的平原上应该有一打村庄,但她一个也没看见,即使那儿有着隶属于那些村庄的开垦过的田地,还有那条路。
道路沿着山的另一侧蜿蜒而下,融进一片浓密的杂树林中。但是沿着这条路再多走半英里就是她应该被投放的大道,那条宽阔、平坦、淡青色的大道,就在这条路延伸的方向上。大道上她目力所及之处杳无人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