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朝议(第3/6页)

“吴杰,今我任命你为典军校尉,正八品,按照朝廷体制,巡抚幕府,可建一营之兵,为我亲卫,你可多择勇士入内。”

李睿为晏阳省南云郡知府六年,自然和土著冲突,大小战七起,也收集了一些经过军事训练和战场考验的勇士,以佃户之名带回李府,却加以恩遇,因此,虽然正式府兵才十人,吴杰听了,却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多谢主上。”

顿了一顿,他就说着:“现立可集勇士百许人,编成二个队正绰绰有余,一营五个队正二百五十人,就嫌不足。”

方信点头说着:“这我也知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那就先编三个队正,其他的以后补充,皇上圣旨已下,十天之内就要启程,你可速速去办。”

“是,主上。”

方信对此,还是相当放心的,府中甲士或者预备甲士,数目不多,挑选必是精锐,虽然才百许人,却也可保护其安全了。

“姜参事。”方信想了想,说着,既然已经任命,就以职称称之。

“属官在。”

“此去西南,粮草和情报为重,你责任重大,可先去西南,一路观察情况,特别是三洞关的情况,可否?”

姜清柏立刻露出一丝微笑,拱手答着:“是,这本是应该。”

方信大队前去上任,沿途加上家眷和幕府人员,至少有五百人,这走起来,当然很慢了,能够在二个月内达到,已经算不错了。

但是,上任之时,第一个要求就是对情况了然于心,因此调查和摸底,是必须的。

“沿途危险,你可携带黄金千两,我派府兵四人,保护于你,切切小心。”方信想了想,又说着。

这不但是保护,同时也是监督。

姜清柏点头,说着:“必不辱命!”

再把一些事商量完毕,第一缕晨光,已经映射在大厅外,照出一片清秋之色,片刻之后,诸人都各自受命而出。

方信手持潜渊剑,凝视着朝阳。

四十一天后,方信一行人,踏入了三洞关。

三洞关有正式品级的将领,以及关后还存的最后一个郡的太守和五个县令,都在已经准备好,在大府门口等待。

整个三洞关现在已经是兵营,按照大楚的军制。

五人一伍,十人一火,五火一队,领五十人,队正已是朝廷从九品命官,五队一营,营正是宣节校尉,正八品,四营一府,一府一千二百人,首官翊麾校尉,正七品,而一府之上,还有卫,四府一卫,编制五千五百人,正六品昭武参将,三卫一镇,一万八千人,正五品,各有将军称号。

如是数镇之长的大将军,多半是正四品,也有正三品,但是兵部尚书,也只有正三品,如此正好节制。

正三品之上的将军,除非是战时,不然就是虚职了。

而这次,是受旨接受全省大权,因此应该来的人,都来了,密密麻麻,就算不论士兵,也有上百官将,而在中心,还有一个老者,这老者就是前巡抚祁秉启。

方信策马而进,从辕门而入,但是见得这个老者,却翻身下马,拜了下来:“下官李睿,拜见太子太傅。”

祁秉启,就是当今圣上的老师,虽然现在已经屡次大败,削去官职回京问罪,但是方信还是不敢怠慢。

祁秉启神色木然,淡然说着:“圣旨可带来了?”

“带来了,有请圣旨。”方信说着,先一撩官袍,就在众人面前,向着已经准备好的香案,跪了下来。

后面人就拿着金盘,放着圣旨,送了上来。

祁秉启更不搭话,只是拿出圣旨,大步走向香案,回过头来,还是这种淡然的神色,只是说着:“众人接旨——”

顿时上千人,都跪拜,三喊万岁,然后静静等待,上面传来了那平静到甚至绝然的声音:“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虽为旧臣,安违祖制,朕明法敕罚,当免去祁秉启之职,回京听候……李睿忠君报国,素有才干,领安昌省巡抚,代朕巡查……卿能抚定,朕又何吝功爵之赏?钦此!”

话音才落,众人就山喊万岁谢恩,方信站起身来,此时,他已经是正式巡抚了。

祁秉启退后,让方信上得正台,又说着:“有请尚方天子之剑!”

“万岁!”众人又是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