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进攻托勒敏,1917年(第4/27页)

就在这时,一块重达100磅的巨石从我们头顶滚落。碎石沟只有10英尺宽,我们无法躲闪,更无处藏身。真是命悬一线,任何人被它撞到,都会粉身碎骨,我们都紧紧地贴着碎石沟左壁。这块巨石在我们中间来回滚动,直奔山下而去,并未伤及我们一丝一毫。

所幸的是,原来巨石坠落并非意军所为,而是先头部队不慎触动的。

我们继续向坡上行进了很长一段距离,又一块巨石滚落,碾在我的右靴上,把鞋带都扯掉了,脚伤得不轻。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我不得不忍受着剧痛,在两个士兵的搀扶下继续前行。

我们终于把陡峭的碎石沟甩在了身后。大雨瓢泼而下,我们全身都湿透了。部队继续在密集的灌木丛中穿行,随时观察着各个方向的情况。

我们面前,森林逐渐稀疏起来。从地图上看,我们正在824高地以东半英里处。我们小心翼翼地向森林边缘推进,在那里发现了一条向东侧山下延伸的隐蔽小道。小道另一头,是一道道布满铁丝网的阵地,阵地向上蜿蜒,直至莱伊泽峰。这块阵地看起来无人防守,德军的炮火也未曾光顾这里。我于是决定:重机枪进行短暂的射击,森林边缘的左翼部队随后发起突袭。眼下的情形不禁让我想起1917年8月12日至19日的科什纳山之战。

重机枪排在灌木丛中就位,在他们的掩护下,我们在森林中一处凹地当中完成了进攻前的准备工作,此处距敌军障碍区刚好60码。多亏了山地营严明的战斗纪律,我们在大雨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集结。伊松佐山谷中激烈的战斗声音远远传来,离我军左后方更近的位置,近卫团似乎还在苦战。然而我们周围却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有时,我们会看到敌人在阵地后方进进出出,他们显然没有发现我们。只有德军的几枚炮弹落在我们左后方600码的地方。从方位上看,这里肯定与我们45分钟前发现的通往福尼小路两侧的阵地相连。我估摸这很可能是意军第二道防线的一部分。要继续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行进,我们一定会被敌人发现。部队已经就位,我要下令进攻吗?我们面前是60码宽的灌木丛,敌军阵地上还有铁丝网防护!只要敌人稍有警觉,我们就不可能轻松拿下阵地。

森林边缘的小路隐蔽性不错,我一下有了主意。这条小路多半是圣丹尼尔附近意军、赫夫尼克东坡守军和炮兵前哨之间的交通线路。我们抵达这里后,意军还从未从这里经过。小路蜿蜒曲折,南侧的隐蔽性很好,无论从山坡上俯视或是从意军阵地望过来,都难分敌我。没有敌人的干扰,我们能够在30秒内越过小路,进入敌军阵地。只要行动迅速,便会不费一枪一弹俘获这里的守军。这样的任务非我们这些勇士莫属!如果敌军抵抗,我们还可以按原计划,在机枪掩护下发起进攻。

我从2连选中了一位得力干将——准下士基弗纳,让他带领8名士兵伪装成从前线返回的意军,沿小路行进,渗入敌军阵地,俘获小路两侧的守军。我嘱咐他们不要开枪,也不要使用手榴弹。如果遭到敌人攻击,全体官兵会给他们提供火力支援。基弗纳心领神会,亲自挑选了一同执行任务的战友。几分钟后,基弗纳和他的伙伴踏上了那条隐蔽的小路,不一会儿,他们的脚步声就消失了。他们能行吗?我们屏息聆听,随时准备进攻或是提供火力支援。只要一声枪响,三个连的士兵便会同时发起攻击。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焦急万分,然而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我们什么都听不到。这时,脚步声越来越近,一个士兵低声向我们报告:基弗纳小组已成功占领敌军掩体,俘获17名意军,缴获1挺机枪,没有引起守军注意。

我随即带领隆美尔分队(1连、2连以及第1机枪连)全体士兵沿小路而上,进入敌军阵地。基弗纳小组成功突袭前不久,席勒恩分队(3连、6连以及第2机枪连)与我分队汇合,现在,他们也随我们进入了阵地。突击小组继续悄无声息地扩大突破口,往小路两侧各扩张了50码的距离。外面下起了瓢泼大雨,几十个意军士兵正在掩体里避雨,正好被我们身经百战的山地部队抓个正着。多亏掩体厚重,山坡上的敌人根本没有察觉我们六个连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