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离开军队的诱惑(第5/6页)

施瓦茨科夫非常厌恶这种情形,因此越过连长,向上级长官报告连长的无能表现,但这位上级长官却警告施瓦茨科夫,“无论如何”都要对这位上尉连长保持忠诚之心。施瓦茨科夫回称:“报告长官,我以后不会再向你报告任何事了。”他走出这位长官的办公室时心里想:空降部队真是个烂单位。他虽然满心厌恶,但还是留了下来。五个月后,他被调到某一战斗群的参谋处。他说:“有一天,我和新部队的上级惠伦(Whelan)谈起我对军旅生活的失望之情,他可是真了解要说些什么话才会让我继续留在军中。他说:‘你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你可以一走了之;第二,你可以撑下去。等到哪一天你军阶高了,再来整顿这些问题。但不要忘了,假如你走了,那帮恶人就赢了。’我可不想让这些坏蛋得逞。”

甚至在施瓦茨科夫军旅生涯的后期,都还碰到不少会让意志比较不坚定的人消沉丧志的事。他在回忆录中写道,由于他在各项职务中都表现优异,因此自认为很有把握会提前两年晋升上校。“整个秋天,每一个人都告诉我,我笃定会上榜。甚至许多部队已开始试探我去他们那里接任上校职务的意愿……我私底下也盼望能升上校。但是,令我震惊的是,这一年我并没有晋升……我坐在办公室内,无法置信地一遍又一遍地在晋升名单中找寻自己的名字。”但他还是留下来了,不久后终于晋升了上校。

越战期间,施瓦茨科夫在南越某一部队中担任首席顾问。有一天,上级长官搭乘数架直升机前来视察这支部队。他在自传中写下了当时的情形:

将军和陪伴他的上校终于来到了我面前。上校向将军报告:“这位是施瓦茨科夫少校,他是这个部队的首席顾问。”将军趋步上前,但忽然又稍稍后退了一下,因为我已经一个星期没有换衣服了,而且我一直忙着处理尸体,身上沾染着难闻的臭味。此时摄影师跟了上来,数位记者把麦克风伸到他面前。将军说:“拜托把麦克风拿开,我要和这个人讲讲话。”

我不知道将军会说什么话。也许他会说“这边的弟兄还好吗?你们损失了多少人?”或者“你们表现很好,我们以你们为荣”之类的话。然而,现场却是一片尴尬的静默,接着他突然问道:“伙食还好吗?”

伙食?天啊,我们一直以盐拌饭以及阮中士冒着生命危险找来的野生萝卜果腹呢!我惊讶得不知如何以对,只好说:“报告长官,还好。”

“有定时收到信件吗?”

我们的信件全都送到位于西贡的总部,我想应该不会有问题,因此回答道:“报告长官,有的。”

“嗯,很好,很好,你们干得不错,小伙子。”拜托,什么小伙子?讲完这句话他就走了。他显然只是在作秀而已。在那一刻,我以往对这位将军的崇敬已荡然无存。第二天晚上,国内新泽西州的电视台打电话告诉家母说,我会出现在晚间新闻节目里。家母看了那次新闻报道后,一直到她过世之前,只要一谈起那位在越南战场上和他儿子讲话,用那种方式提振他儿子士气的将军,就会激动起来。

施瓦茨科夫在被问到为什么会留在军队中时,回答道:“你自己研拟构想,负责执行这个构想并看到构想产生的结果,回过头来再看看你所领导的组织,得知每个成员都因成功而乐在其中,这种感觉非常好。能够带领一群优秀的人,能够让一群人因为你的组织很成功,而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胜利者而感到自豪,可说是最有意义的事。他们以你所指挥的部队为荣,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感到自豪。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啊。而能够说‘事情是我办成的,是我的部队办成的,而且是我一手促成的’。那种感觉很棒。”

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将领在被问起这个问题时,答案都相同:他们喜欢部队中的生活,喜欢与士兵一起在户外工作,喜欢教导别人、与正直的人交往,喜欢对某些重要目标作出贡献的那种成就感。当然有些人是因为和平时期军中生活安逸而留下来的,但对于能晋升到高阶职位的人而言,军中的生活可不是悠闲、懒散的。别人在玩乐的时候,他们可是在工作、在研究、在作准备。这些人留在军中的真正原因在于他们有高尚的风格,他们对于超乎个人利益之上的伟大目标有认同感,他们坚信“责任、荣誉与国家”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