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大公无私(第7/17页)

但连他们英雄所说的感人肺腑的话都无法动摇这些军官。在他演讲结束时,他利用“朗读一封信的手段,以感性与即兴的言辞吸引他听众的注意力”。他伸手从口袋里取出一封来自国会议员的信,解释国家当前财政的窘境与国会补偿陆军的努力。但“状况有些不对劲。将军好像很迷惑,他无助地瞪着信纸。这些军官都倾向前去,内心充满焦虑。接着他从夹克口袋里拿出一副眼镜”。

听众们惊讶地看着他用眼镜来读字迹潦草的信。他抱歉地说:“先生们,请容许我戴上眼镜,因为在为我们的国家服务时,我不只变得头发灰白,视力也变得很差。”

令人心酸的坦白吸引了他的听众:这样简单的一段话完成了他之前无法完成的任务。军官们泪流满面,从他们的泪水中可以看出对这位长期带领他们的指挥官的爱。华盛顿快速地念完这封信,他知道这场战斗已经赢了。带着戏剧性的独特感受,他迅速走出礼堂以避免虎头蛇尾。

华盛顿再一次将国家从暴政中解救出来。第一次,他从英国殖民地的暴政中解救美国。第二次,通过拒绝加冕,使美国免予经历另一个君主政体。最后,经由“眼镜演说”,他保护了初生的共和国免予军事叛乱。这三个事件中,他的风格,尤其是不顾个人权力的无私精神,拯救国家免予危险。

华盛顿作为我们革命军指挥官的生涯是一段逆境不断的经历。我相信这影响到了马歇尔将军对“二战”时位于本宁堡(Fort Benning)的候补军官学校(OCS)第一届毕业生的致辞。他说:“真正的伟大领导者克服所有的困难,战役和战斗只不过是一系列待克服的困难罢了。装备匮乏、食物不足,缺少这个与那个都只是借口。真正的领袖通过战胜逆境来展露他的风格,不管有多困难。”

无私无疑也是马歇尔风格的一部分,最具象征性的事件是他在讨论谁将领导盟军反攻欧洲这一问题中的表现。

早在 1942 年,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就达成协议,认为盟军最高统帅应该由英国军官担任。随着战况的发展,盟军中的美国军队和物资明显占多数。这一点让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人处于尴尬的政治立场。如果最高统帅是英国人,罗斯福必须告诉美国人民,绝大多数由美国军人组成的盟军部队将由一个外国人指挥。另一方面,丘吉尔也发现,要向英国人解释将由一名美国人指挥对欧洲的进攻,同样是个烫手山芋。丘吉尔主动对罗斯福说最高统帅应该是个美国人时,才解除了罗斯福的这种尴尬情况。

最高统帅的选择关系着每个人的重要利益,但这个问题却拖延了两年未作决定。美英双方同意由美国人担任最高统帅后,罗斯福拖延了 18 个月才提名,这段时间内,丘吉尔经常施压要他尽快作决定。1943 年在德黑兰(Teheran)举行会议时,斯大林横蛮地问道:“谁将指挥‘霸王行动’(Overload)?”总统回答他尚未决定。斯大林表示他比较喜欢由马歇尔将军担任最高统帅,并试图逼迫罗斯福作出决定,所以他对罗斯福说,他内心很清楚,在最高统帅还没被提名之前,他无法认为盟军是真心想进攻欧洲。斯大林极度渴望开辟第二战场,但罗斯福不为压力所动。

马歇尔确实是这个职务最主要的美国候选人。1942 年 7 月 31 日,丘吉尔发电报给罗斯福说:“如果马歇尔将军被指派为围剿计划(Roundup)的最高统帅,我们定会同意。”1943 年 8 月 10 日,战争部长史汀生在一封写给总统的信中,表达了他对选择征欧统帅的立场:“最终,我相信是到了我们必须选出最优秀的指挥官来负责这关键时刻的关键战役的时候了。您比林肯先生或威尔逊先生幸运多了,因为您将比他们更容易作选择。林肯先生必须经过一段摸索的过程与可怕的损失才能找到正确的选择。威尔逊先生必须选一个几乎连美国人都不认识的人,去领导外国军队。马歇尔将军已经是一个拥有崇高地位、经过锻炼的军人,也是个具有宏观视野与能力的行政官。这从一年半前英国就已提议由他来担任此职务即可证明。我相信以他的风格与能力,他是我们目前的最佳人选,我们需要他的军事领导来使我们两国充满信心地团结在一起,共同执行这一伟大作战。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这项任命将对华盛顿的全球战略及组织造成多大的损失。但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我看不出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