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众多“辛德勒”,众多“鲁迪”(第8/9页)
索比波尔暴动另一领导人、苏联红军军官别切尔斯基是出生在乌克兰的犹太人,大学里学的是音乐和文学。卫国战争开始后参军,1941年10月莫斯科战役中被俘,1942年5月从战俘营逃出,但不久又被德军捕获,送到索比波尔集中营。1943年10月暴动成功逃出,和其他几名犹太人参加了游击队,后来返回红军部队。因为有被德军俘虏的经历,被编入所谓“惩罚营”(штрафной батальон,通常只称штрафбат),那是按斯大林签署的第227号命令专门成立的一种单位,通常被派执行最危险的战斗任务。
尽管当时西方已经得到不少有关纳粹集中营情况的报告,但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通报他们的盟友苏联。惩罚营营长、一位少校听别切尔斯基讲述暴动经过以后非常震惊,让他去莫斯科向一个专门调查纳粹罪行的委员会报告。那个委员会是1942年4月根据斯大林命令成立的,名“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成员都是苏联各界知名犹太人士,主席由莫斯科国立犹太剧院演员、导演所罗门·米霍埃尔斯(1890-1948)担任。他是拉脱维亚犹太人,1943年和副主席、出生在乌克兰的意第绪语诗人伊齐克·费弗尔(1900—1952)首次以苏联官方代表身份访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英国,历时7个月,以争取这些国家犹太人及其他民众对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持。在美国,他们受到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任主席的接待委员会的热烈欢迎。7月8日,在纽约曼哈顿一个体育场举行了有5万人参加的支持苏联的群众大会,其规模在美国从未有过,影响极大。多名各界知名人士出席,包括著名戏剧演员查理·卓别林、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1898—1976),还有:
连任三届(1934—1945)、当时仍在任的纽约市长,以成功领导纽约摆脱经济大萧条闻名的意大利裔美国人菲奥雷洛·拉瓜迪亚(Fiorello Henry La Guardia,1882—1947),他母亲是意大利犹太人;
世界犹太人大会创始人、主席斯蒂芬·怀斯(Stephen Samuel Wise,1874—1949),出生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原姓“Weisz”,幼年时代随家移居美国;
犹太生物化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工业发酵技术之父)、1949—1952年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的哈伊姆·魏茨曼(Chaim Azriel Weizmann,1874—1952),出生在白俄罗斯;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代表人物之一、美术家马克·夏加尔(Marc Chagall,1887—1985),也是一个出生在白俄罗斯的犹太人;
德国犹太人剧作家、小说家利翁·佛希特万格尔(Lion Feuchtwanger,1884—1958),他是最早(1920年)认识到希特勒和纳粹危险性并且提醒人们警惕的人之一。1930年出版的小说《成功——一个省的三年史》,讲述了某个党在一个省兴起和衰亡的故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那一天,佛希特万格尔正好出席德国驻美大使弗里德里希·冯·普立特维茨(Friedrich Wilhelm von Prittwitz und Gaffron,1884—1955)举行的宴会,大使告诉他希特勒被任命为总理,劝他不要回去。不久(4月15日)普立特维茨自己也辞去大使职务。听从劝告,佛希特万格尔没有返回德国而是到了法国南部,但法国投降后他也被德国人逮捕,所幸得多位友人相助逃出,重又来到纽约。
除道义上的支持之外,米霍埃尔斯和费弗尔所到国家的犹太人和其他民众还提供了物质上的援助,在美国他们得到1,600万美元捐助,在英国1,500万美元,墨西哥100万美元,当时还是英国托管地的巴勒斯坦75万美元。另外还有机械设备、医疗器械、药品、救护车、衣服等大量实物。更重要的是促成美国人对欧洲战场的关注。那时美国人普遍关注的还是太平洋战场,毕竟他们是被日本拖进战争的。

白俄罗斯犹太人游击队“奇卡洛夫旅”成员,1943年。
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搜集资料和证据,编写揭露纳粹在所占苏联、波兰领土上反犹罪行的《黑皮书》。别切尔斯基讲述的索比波尔暴动经过,成为编写有关报告的重要依据。《黑皮书》主编是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和瓦西里·格罗斯曼(1905—1964),两人都出生在乌克兰,都是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成员,都是著名作家、随军记者。爱伦堡报道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西班牙内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战地记者里也是少有的。格罗斯曼1944年所写《特雷布林卡的地狱》,纽伦堡审判时曾被用作证言。《黑皮书》共两卷,副本1946年送到美国、英国托管地巴勒斯坦(现在的以色列)和罗马尼亚,英译文摘要当年就在美国出版,部分稿件也在罗马尼亚出版。该书还在以色列印行,一部手写本保存在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然而,这部由苏联犹太人完成的重要著作却没能在苏联出版,这与战后苏联发生的反犹运动有关。1952年8月12日夜晚至少有13名意第绪语作家被处死,以“诗人凶杀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费弗尔就是那个夜晚的牺牲者之一。米霍埃尔斯则于1948年1月13日在明斯克死于一次疑点多多的车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