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胜利勋章(第3/3页)

苏联胜利勋章

“二战”结束以后又有多位苏军将领获授苏沃洛夫勋章,胜利勋章则没有再颁发。直到1978年2月20日才被时任苏共总书记的勃列日涅夫破例,把第20枚奖给了他自己。但他死后,这枚勋章又被收回。

励章、奖章通常都由铸币厂铸造,胜利勋章则是由珠宝匠专门制作的,比一般勋章都大,直径72毫米,总重量78克,用铂47克,金2克,银19克,红宝石25克拉,装饰了总重16克拉(3.2克)的174颗钻石。还有一项最特别的规定:持有者去世以后勋章要交还国家,所以现在有5枚保存在俄罗斯中央军事博物馆(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各2枚,马林诺夫斯基1枚),2枚保存在俄罗斯财政部国家贵金属与宝石仓库(Гохран,罗科索夫斯基和罗拉-齐米尔斯基),包括斯大林在内其他苏联获授者的则保存在克里姆林宫“钻石馆”,那是专门保存特大或特别贵重钻石以及其他宝石和“狗头金”(nuggets,大块自然金)的地方。

授予外国人的5枚胜利勋章,除罗拉-齐米尔斯基的一枚归还俄罗斯以外,艾森豪威尔的一枚保存在华盛顿美国国家档案馆,蒙哥马利的一枚保存在伦敦皇家战争博物馆,铁托的一枚保存在贝尔格莱德专为纪念他而建的“5月25日博物馆”。米哈伊一世仍然健在,获授的一枚勋章也就还在私人手里。

不少人习惯用几分功、几分过的办法来评价历史人物,并且“功过相抵”,得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结论来。我以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并不是科学的办法。历史人物评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能抵过,过也不能掩功,分别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才能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做到“以史为鉴”。

回首20世纪,毫无疑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决定人类命运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军民是战胜纳粹德国的绝对主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功臣。作为苏联军民的领导人,斯大林功不可没。然而就他个人而言,实在是被“置之死地而后生”,逼他的首先是希特勒,而协助希特勒逼他的就是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的西方领导人,尤其是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