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936—1938年“大清洗”(第4/6页)

阿列克谢·李可夫(1881—1938),1922年4月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十月革命后成立“人民委员会”,列宁任主席,李可夫任内务人民委员(即内务部长)。1923年3月列宁病重,他和加米涅夫被选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列宁逝世后,他同时担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人民委员会主席,1930年12月19日被莫洛托夫取代,两天后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至1937年任交通人民委员,1937年2月17日被捕,1938年3月和布哈林等人一起被处死。

尼古拉·克列斯廷斯基(1883—1938),从1919年3月起就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十月革命后任驻德大使。

克里斯汀·拉科夫斯基(1873—1941),保加利亚人,曾在多个国家从事革命活动,苏联与英、法建交后,先后担任驻两国大使。

阿尔卡第·罗森戈尔茨(1889—1938),曾任苏联外贸人民委员。

弗拉基米尔·伊凡诺夫(1893—1938),曾任联共(布)乌兹别克中央第一书记、苏联森林工业人民委员。

米哈伊尔·切尔诺夫(1891—1938),曾任苏联农业人民委员。

格里戈里·格里尼科(1890—1938),1930—1937年任苏联财政人民委员。他的前任尼古拉·布吕哈诺夫(1878—1938),也于1938年2月3日被捕并被判处死刑,9月1日执行。

瓦西里·萨兰戈维奇(1897—1938),曾任联共(布)白俄罗斯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21人里有一个人最特别,那就是此前一直掌管“大清洗”的内务人民委员根里赫·雅戈达。他是一个犹太人,其貌不扬,十月革命后加入全俄肃反委员会(“契卡”),1923年9月成为捷尔任斯基的第二助手。第一助手明仁斯基和捷尔任斯基一样是波兰裔犹太人(波兰语名字Wiaczesław Mężyński),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1898年),能流利地说10种以上语言,包括亚洲的汉语、朝鲜语、土耳其语和波斯语。如果不是“革命”,他很可能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1934年5月10日明仁斯基去世,两个月后(7月10日)雅戈达被任命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

根里赫·雅戈达(1891—1938)

明仁斯基身体不好,实际上在他去世之前雅戈达就已经是苏联内务部主要负责人,而臭名昭著的“古拉格”(ГУЛаг)之建立,便是他的一个突出“政绩”。“ГУЛаг”是“Глáвноеуправлéние лагерéй и колóний”(内务部劳改总局)之简称,1930年4月25日正式成立,1960年1月13日结束,30年时间里共有几百万人在遍布苏联各地的劳改营囚禁劳改。

不少古拉格囚犯被派去参与20世纪30年代苏联重大工程的建造,1933年7月15日雅戈达获授列宁勋章,便是表彰他对修筑白海-波罗的海运河的杰出贡献。修筑那条运河用的就是15万名古拉格囚犯。劳役繁重(没有什么机械,基本上靠人力),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又差,从开工到建成,20个月时间里竟有超过2万5千人死亡。运河全长227公里,其中人工挖掘部分48公里,平均每公里付出520条生命的代价。继白海-波罗的海运河之后又开掘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用的仍然是古拉格囚犯,不过这一次尚未完工,雅戈达的内务人民委员职务就被尼古拉·叶若夫(1895—1940)取代,并且坐在了第三次审判的被告席上。曾几何时他指控别人的那些罪名(人民公敌、纳粹德国间谍、托洛茨基分子和阴谋篡权者),现在都用在了自己头上。1938年3月14日(一说15日),他和布哈林等人一起被枪决。

继任的叶若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他担任内务人民委员期间“大清洗”达到高潮,仅1937、1938两年就有约130万人被逮捕,其中超过一半(档案数字是681,692人)被处死。这样的事发生在和平年代,能不令人发指?作为比较,沙皇统治有记录的85年时间里(1825至1910年)处死的政治犯是3,932名。叶若夫个子矮小(身高151厘米),得到“嗜血侏儒”的诨号。1937年12月20日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那天为庆祝内务人民委员部建立20周年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隆重集会,他的大幅画像挂在斯大林画像旁边,与会者以长时间热烈鼓掌向他表示敬意。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阿那斯塔斯·米高扬(1895—1978)号召大家:“向叶若夫学习,学习他怎样向斯大林同志学习、按斯大林的方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