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8页)
这些品质使他赢得了上层阶级的好感,而他的民主政策和其他演说技能使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坚定拥护。他非同一般的品格帮助他在三十多年间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选举,使他成为战争爆发前雅典最强大的政治领导人。
在这个时期,他似乎每年都当选为将军。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他不曾拥有超过其他将军的正式权力,也不曾试图改变民主政体。他仍然受到宪法规定的细致审查的约束,每次要采取行动都必须先在公开而不受控制的公民大会上得到投票批准。伯里克利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地为自己的计划获取支持,而且有的时候他的政敌会说服公民大会投票反对他的意愿。但是,战争前夜的雅典政府的确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民主政府,由其首席公民领导。但如果像修昔底德那样说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只有民主之名,而无民主之实,正在变成首席公民的独裁统治,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该时期的雅典在每个方面都算得上真正的民主国家。但在引发战争的危机时期,在制定战略时,以及一直到战争的第二年,雅典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遵从他们伟大领袖的意见。
雅典与斯巴达的对抗
在提洛同盟早期,雅典人似乎仍然在继续开展反对波斯人、解放全体希腊人的正义战争,而斯巴达人常常卷入伯罗奔尼撒半岛内部的战争。在希波战争之后的几十年里,提洛同盟越来越春风得意,越来越富裕强大,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帝国主义野心。雅典和斯巴达的竞争也开始了。在希波战争结束不久之后,雅典人计划重建雅典城墙。斯巴达的一个派系表示反对,体现出了对雅典人的猜忌和怨恨,因为波斯人已经败北,雅典人修建城墙是要对付谁呢?雅典人勇敢地驳斥了斯巴达人的猜忌,斯巴达人没有正式发出抱怨,“但他们私下里很恼怒”(1.92.1)。前475年,斯巴达国内有人提议发动战争,消灭雅典的新同盟,并控制大海。在激烈辩论之后,这个提议被驳回了。但斯巴达国内始终存在敌视雅典的派系,在局势对其有利时,这个派系就夺取了政权。
前465年,雅典人攻打爱琴海北部的萨索斯岛(见地图 3),遭到顽强抵抗。斯巴达人曾秘密地向萨索斯人承诺,将入侵阿提卡,以此援助他们。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斯巴达人打算兑现这个承诺”(1.101.2)。不料伯罗奔尼撒半岛发生了一次可怕的地震,随后又爆发了大规模的黑劳士起义,于是斯巴达人未能出兵。此时雅典和斯巴达在表面上仍然是盟友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前481年反对波斯的希腊联盟成员,于是雅典人前去救援遇到麻烦的斯巴达人。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斯巴达人就请他们离开(在斯巴达人的所有盟友当中,只有雅典人受到了这样的冷遇),理由是斯巴达不需要雅典帮忙。修昔底德告诉我们,斯巴达人这么做的真实动机是,“斯巴达人害怕雅典人的勇敢和革命精神,担心……如果让雅典人留下,他们或许会改变阵营……就是由于此次行动,斯巴达人和雅典人首次发生了公开的争吵”(1.102.3)。
此事确凿无误地证明,许多斯巴达人对雅典抱有猜忌和敌意。这场风波在雅典引发了一场政治革命,最终在整个希腊引发了一场外交革命。斯巴达人如此怠慢雅典人,导致雅典内部亲斯巴达的客蒙政权垮台。反对出兵伯罗奔尼撒半岛和支援斯巴达的反斯巴达派系将客蒙赶出了雅典,退出了与斯巴达的旧联盟,并与斯巴达的宿敌阿尔戈斯订立了新盟约。
起义的黑劳士遭到围攻,再也坚持不下去时,斯巴达人与其停战,允许他们离开伯罗奔尼撒半岛,条件是永远不可以再回来。雅典人“由于已经对斯巴达人非常憎恶”(1.103.3),于是将这些黑劳士全部安置在科林斯湾北岸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雅典不久前刚获得的纳夫帕克托斯城。
随后,斯巴达的两个盟邦科林斯和墨伽拉因为边界争端而发生了战争。前459年,墨伽拉觉得自己面临失败,而斯巴达人不肯干预,于是墨伽拉人打算脱离斯巴达联盟,转而加入雅典阵营,条件是让雅典帮忙攻打科林斯。就这样,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矛盾在希腊世界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这两个霸主关系融洽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置各自的盟邦;任何一方的盟邦若是受了委屈,都无法找到别的出路。如今,两方霸主关系恶化,对自己的霸主心怀不满的国家可以寻求另外一方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