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第5/17页)

沃克接到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的命令后,立即下令所辖美军第1军以不足一个师的兵力占领临津江以西一线,其主力在集结地域集中,然后按集团军命令,确保第1骑兵师为主要突击力量,遂行北进的作战任务。美军步兵第24师和南朝鲜军第1师保障其翼侧,并担任预备队。美军骑兵第1师奉命于10月5日进至汉城以北,确保第1军在三八线附近集结地域的安全。骑兵第1师分成三个团一级的作战队,部署在开城附近的三八线南侧。10月7日,骑兵第1师的巡逻队越过三八线。

10月9日,麦克阿瑟狂妄地敦促朝鲜人民军投降,他威胁说:

为了以最少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贯彻联合国决议,我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后一次要求你们及你们指挥的军队,不管位于朝鲜什么地方,都放下武器,停止敌对行动……否则将马上着手采取必要的军事行动,以实施联合国的决议。

当日,骑兵第1师全部越过开城北部边界进抵三八线。在三八线附近,骑兵第1师遭到了朝鲜人民军的顽强抵抗,激战至11日,骑兵第1师全部越过三八线侵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继骑兵第1师之后,美军步兵第2师、步兵第24师、英军步兵第27旅和南朝鲜军第1师大举越过三八线,分多路向平壤攻进。14日,骑兵第1师攻占金川,继续向平壤逼近。

“联合国军”于10月7日大规模地越过三八线后,大举向北推进。此时,朝鲜人民军的主力部队正在向北撤退,由于遭到“联合国军”分割、包围,弹药、给养无法补充,部分部队撤到三八线以北,部分部队被敌人包围,部分部队已失去联系。而担任三八线防御任务的人民军部队在“联合国军”多路攻势下,被迫向中朝边境撤退。

随着人民军的抵抗逐渐减弱,美军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这时,杜鲁门开始关注中国和苏联对美国扩大战争的态度,十分担心中国或苏联军队介入朝鲜。

10月9日,经杜鲁门批准,参谋长联席会议向麦克阿瑟发出了新的指令。指令说:“鉴于中国共产党军队可能在北朝鲜进行干涉,兹特对我们9月27日的指示做如下补充,尚希遵照执行。今后中国共产党要是不事先声明就在朝鲜任何地方公开或隐蔽地使用大量的部队。你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只要在你控制下的部队有可能获得胜利,你就继续行动。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要对中国境内的目标进行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事先得到华盛顿的批准。”

当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北朝鲜领导人发出最后通牒,狂妄地敦促北朝鲜军队投降,并命令“联合国军”迅速向中朝边境进攻。

10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表声明严正指出:10月7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操纵下所通过的英、澳等八国提案,它的通过是完全非法的,违反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民意志的。目前美国正积极部署着大规模越过三八线,企图把侵略战争的火焰燃烧到中国边境。声明最后警告指出:中国人民对美国及其帮凶国家扩大侵略的危险趋势,不能置之不理。

英国政府获悉中国外交声明后,即由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致函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称:“虽然我们不能从字面上的含义看待中国的声明,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一旦中国公开干预,我认为麦克阿瑟在得到杜鲁门总统批准之前不得在朝鲜领土之外采取行动,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确信,在美国政府和女王陛下政府商讨之前,当然不会做出这类的批准。”

贝文强调,英国有权要麦克阿瑟事先经过(与英国)协商,才能在朝鲜之外,对中国进行军事行动。“我方错误的行动会迫使中国卷入战争,后果虽不能预料,但肯定十分严重。”

10月12日,杜鲁门收到中央情报局提供的两份权威性报告。一份报告是“关于中国干预朝鲜可能性的报告”。这份报告认为中国军队在缺少空中和海上支援的情况下进行干预,可能有效但未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尽管周恩来发表了声明,中国的部队正向东北地区集中,但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中共真的打算全面干涉朝鲜。

这份报告的结论是,中国人不会进入北朝鲜与联合国军对抗。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无疑对与美国交战可能产生的后果感到害怕,因为他们国内的问题很严重,一旦交战,国内经济会受到损害,反共力量将会得到鼓舞,从而危及中共政权的存在;中国共产党人还会在其联合国的席位受到威胁而踌躇不前;假使中国在未得到苏联海上和空中支援的情况下进入战争,他们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另一方面,中国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会更加依赖苏联,这就会增加俄国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这份报告与许多人的看法一样,认为从军事角度来看,中共干涉朝鲜的最好时机已经过去。中央情报局的结论是,共产党人在朝鲜全面干预仍有可能,但是除非苏联想打一场全球战争,否则这种行动不会在1950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