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这是一场中国式的葬礼”(第10/17页)
10月24日傍晚,志愿军第40军正以两路纵队快速向温井、云山、宁边开进。左路第118师翻过新仓,到达北镇西北梨川洞。
连绵的群山被淡淡的暮色笼罩着。在暮色中,师长邓岳和政治委员张玉华行走在队伍中间。当他们得知彭德怀司令员在附近的大榆洞,立即前往大榆洞。
在大榆洞工棚里,彭德怀高兴地接见了邓岳和张玉华,关切地问:
“你们师的情况怎么样?”
邓岳激动地说:“部队已开进到梨川洞,指战员们情绪很高,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
“那很好!”彭德怀让他们来到一张桌子面前,桌面上铺着一张作战地图。
“敌人已经越过宁边,接近温井,情况十分紧急。你们尽快将部队带到温井以北地区,占领有利阵地,准备随时与敌人遭遇,相机歼灭一部分冒进的敌人,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彭德怀反复叮嘱说:“你们一定要抓往战机,打好出国的第一仗,为尔后扭转战局开个好头。”
邓岳、张玉华率第118师连夜赶到北镇东南两水洞地区。此时,听到从温井方向传来枪声。
邓岳向温井方向望去,隐约看到几处火光在夜色中闪烁。他转过身子对张玉华说:“敌人可能已经占领温井,因敌人尚不知道我志愿军已经入朝,还有可能继续北犯。军里命令我师于明日拂晓前,进至温井。这样很有可能与敌军在中途遭遇。”
张玉华同意邓岳的判断。于是,他们当机立断,决定采取同敌人预期遭遇的姿态占领温井以北两水洞至丰下洞东北侧高地,准备阻击从温井向北镇前进的敌人。命令前卫第354团停止前进,在温井以北的丰下洞、富兴洞严阵以待,准备以伏击手段阻敌北犯。师主力集结于两水洞、北镇地区,随时准备支援前卫团的战斗。
北镇至温井是一条长约20公里宽约1公里的谷地。谷地两侧是绵亘的高地,谷地北侧高地树林浓密,南通平壤北至楚山的公路沿北侧绕行,九龙江沿公路走向缓缓流淌,南侧高地距公路较远,高地与公路间沟坎纵横,地形复杂。
入夜,明月初升,一片灰云淡淡地遮住月光,岳岭上面,仿佛笼上一片轻烟,朦朦胧胧。在沿温井至北镇公路和九龙江北侧一线阵地上,第354团指战员正严阵以待。
次日凌晨,朝霞透过灰蒙蒙的浓雾出现了,隐蔽在山林中的指战员们焦急地盯着山下的公路。突然,山下响起了发动机声,公路上扬起滚滚烟尘,两辆中型卡车沿着温井公路直开过来。接着,大队汽车一辆接一辆浩浩荡荡地开过来了。这是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第3营并加强了一个炮兵连。
当敌人的前卫进至两水洞,后卫进到丰下洞以北时,团长褚传禹一声令下,全团一齐向敌人展开了火力袭击。
汽车停止前进,车上的敌人纷纷跳下车,立即向路侧的一个小山包奔去。指战员们依托有利地形,以拦头、截尾、斩腰的战法,向敌行军纵队实施侧翼猛烈的攻击。
第3营第8连首先将敌炮兵连与敌第3营的联系切断,第2营以火力截断了敌第3营与团主力的联系,阻止了敌团主力的前进。第1、第3营乘敌队形混乱之际,分路冲下公路,大胆实施穿插分割。
顿时,公路上、稻田里、山坡上、河滩里,到处闪着刺刀的寒光。
“缴枪不杀!”战士们忘记了南朝鲜兵是听不懂中国话的,喊声越大,敌人跑得越凶。
这股南朝鲜军兵力尚未展开,火炮未及开架,即大部被歼,余部向九龙江南溃逃。随队的1名美军顾问被志愿军俘虏。
南朝鲜军第2团主力在其第3营遭到阻击时,急忙组织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防守在216、409.5高地的志愿军第2营疯狂进攻。
坚守在216高地的第4连,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勇敢顽强地抗击敌人,连续击退敌十余次进攻,坚守阵地。南朝鲜军第2团主力被迫退回温井。
入夜,志愿军第40军将温井四面包围,给南朝鲜军第6师第2团主力以突然、猛烈的打击。
南朝鲜军在黑暗中陷入混乱状态,慌忙向城外溃逃。志愿军担任阻击任务的部队迎头打击溃逃之敌,南朝鲜军第2团主力被歼一部,大部撤逃。
第40军乘胜攻占温井,切断了北犯楚山之敌南朝鲜军第6师第7团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