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绝对复杂的游戏(第5/8页)

鲁登道夫此时正在计划发动两个间隔时间很短的进攻:首先是在舍曼代达姆,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西面,在蒙迪迪耶(Montdidier)和努瓦永(Noyon)之间的一条名叫梅子的小河附近,战场离巴黎只有60英里(约95公里)远。在这两次进攻中,处于防守地位的都是贝当的部队。德军的目标是直截了当的:通过威胁法军防线(包括巴黎),迫使福煦(包括黑格)从北面向南面调遣后备部队。最终目标也很明显:为在佛兰德斯发动一次致命打击做准备。

战役准备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布鲁赫米勒的典礼需要输送大量的大炮和弹药。许多步兵师也需要调动,士兵们此时异常疲惫、沮丧。法军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法军有103个师的兵力驻扎在法国本土(在意大利、萨洛尼卡、中东都有法军驻扎)。在这些兵力中,有45个师的兵力在瓦兹河(Oise)北面。即使其中有些兵力能很快地转移到东南方面,贝当最多有60个师的兵力把守奥伊斯河至凡尔登一线。此时,鲁登道夫有200个师的兵力在西线,其中有一些师曾遭受重创。凡尔登应该是法国除巴黎之外的另一个神圣大本营,此时几乎处于无人把守状态。贝当的部队为准备抵御德军的进攻已经有几个月了,但是难以判断德军在何处发动进攻。这些困难是贝当参加大战以来最难以应付的。由于他必须与黑格共享兵力,这也扩大了他面临的困难。

贝当还面临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包括福煦在内的许多法军将军们都反对贝当的任何决定。这些人仍然相信,打仗就是进攻,而且可以不顾战场具体情况发动进攻。他们还相信,遇见敌人进攻,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坚守阵地直至战死,绝不能后撤。贝当能非常开放地采用各种战术,愿意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经验。他们看不惯贝当的这些做法,而且把这些做法看作贝当软弱的象征。贝当曾颁布第4号军规,要求部队保持具有纵深灵活性的防御。后来,贝当再次要求部队执行这个军规,但他的命令再次被忽略了。此时,福煦已经被任命为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他在5月4日发布一个命令,要求法军指挥员在面对敌人进攻时不许后撤,连临时性的后撤也不许。福煦发布这样的命令,明显是为了削弱了贝当的影响力。

防守舍曼代达姆一线的指挥官是丹尼斯·杜谢恩将军(Denis Duchesne),他是福煦的前任参谋长,在追随福煦的门徒中他的热情最高。他手下的部队主要是法国人,但也有3个英军师,这3个英军师此时正在这块安静的地方休整,因为他们在米夏埃尔攻势中严重受损。杜谢恩鄙视贝当和贝当的军事见解,并学着福煦的样子反抗贝当,他把士兵塞满前线未经认真修筑的战壕中。他的防守阵地,即使包括炮兵阵地,最多也只有5英里(约8公里)纵深。整个阵地在埃纳河北面,所以他是背水一战。他的阵地安排从整体上看很大胆,但潜伏着灾难。

汉密尔顿·戈登将军(Hamilton Gordon)是杜谢恩手下英军的指挥官,他质疑法国将军的安排。高傲的杜谢恩回答道:“我已经说过了。”他的意思是:部队将按照计划驻防,如果受到攻击,绝对不许后退。

德军的战役准备需要运输大量的士兵和大炮,德军奇迹般地保守着秘密,这与过去的米夏埃尔攻势一样。在杜谢恩对面,德军集结了20个师的兵力,每个师都堆积起30万发炮弹。5月26日,英国人在一份报告中说,有迹象表明德军即将发动进攻,杜谢恩并不在乎。他说:“没有迹象表明敌人已经准备好明天在舍曼代达姆发动进攻。”说完,他离开阵地去巴黎与情人见面去了。

几小时之后,5月27日,凌晨1点钟,德军4000门火炮和4000门迫击炮开始了毁灭性的工作。弹幕炮击的炮弹基本上都落在倒霉的英军阵地,这是英军最担忧害怕的事。凌晨4点钟,14个师的德军突击部队在像墙一样坚实的弹幕掩护下发动进攻。德军士兵发现有的防守士兵已经死了,有的被震撼得混乱不堪。他们利用英军和法军之间的缝隙挤过防线。到中午的时候,德军前进了5英里(约8公里),并跨过了埃纳河(英国人和法国人没有炸毁桥梁)。阿道夫·希特勒下士手里仅拿着一支手枪,孤身一人向前冲锋,并俘虏了12个法国士兵。他因此获得一级铁十字胸章,更新了4年前他获得的二级铁十字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