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独立空军(第4/5页)
这种偏爱促成了驱逐机的迅速发展,却也冲淡了对国防问题的全面考虑,导致了对制空权含义的误解。当时大家都认为在战争中,只要打掉的敌机比自己损失的多,就是夺得了制空权。实际上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它只是使敌方的空中作战活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并不能阻止敌方在空中作战,事实上,各交战国的空中战争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时。
尽管驱逐机具有进攻特性,但事实上它几乎已被当作防御武器使用。驱逐机的活动半径有限,不可能到敌国去搜索敌人,迫使它只起被动作用。当时它主要用来击落观察巡逻或指引炮火射击的敌机,以保卫重要的目标不受轰炸。它的作战活动不是集中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空战是一场两人交手的战争,一些有技巧和勇敢的飞行员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驱逐中队不像骑兵队那样组织得很好,它更像是松散的游侠。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带有某种虚假性,不能反映真相。因为无论单兵如何勇敢,技艺如何高超,战争也不可能由零散的单兵来交战了。今天的战争是由人和机器组成的集群来进行的,因此空中游侠应由真正的空中队伍——独立空军来取代了。
前面已经指出,在空战中单纯依靠速度来取胜是不可靠的。例如,一架驱逐机被另一架速度更快的飞机赶上,那它就不再是驱逐机了。驱逐机的性质决定了它应当是一架出众的飞机,是代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成果,并由出色的飞行员操纵。可战争中并不是所有的飞行员都很出色,战争更多的是一些具有中等技能的人和机器进行交锋,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对空中作战的一些固定看法,否则就很难取胜。
在空中战斗中决定胜利的是火力,速度只能用来抓住敌人或者逃离敌人。一架速度较慢而带有重型武器的飞机,可以用自己携带的武器打开通路,战胜速度快的驱逐机。一支由速度较慢而带有较强武器的飞机组成的空战队,顶住敌人驱逐机的火力,就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这里还要重复地说一下,空战队的任务不是去寻找空中的敌人,也不是去躲避它,它的首要职能是为轰炸队排除空中的抗击。
这里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下我的观点。一支轰炸队要离开A点去轰炸B点,空战队在这次作战中并没有别的任务,它负责为轰炸队扫除敌人在A点至B点的道路上设计的一切空中障碍,而敌人的目标是要尽力阻止轰炸队对B点的轰炸。如果我方发起攻击,那就能很安全地完成轰炸。如果敌人进攻,则由空战队负责将其击退。因此,战斗机并不需要用最大速度寻找敌人,逼近它们交战,它的任务就是保护轰炸队,当敌人阻击轰炸队时进行战斗就可以了。
显然,空战队的速度应比轰炸队要快些,战斗机的活动半径和升限也应大于它所护送的轰炸队。总之,战斗机的主要特性为:速度、活动半径和升限均大于轰炸机。
由此看出,总体来说,这两种飞机之间的区别应当很少。这就是说,战斗机应和轰炸机一样,除携带充足的燃料外,还应有一定的运载能力。这个附加的运载能力对空战队来说应当主要用于加强火力,也可以用于安装防护装备。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在增强飞机上武器的同时又能向任何一方集中发射火力。飞机的重要部位是采用轻金属合金制成的装甲板,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如果想用装甲板来抵抗所有的射击是不可能的,但是用它来挡开许多子弹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设计、制造出来的飞机在火力密度上占有很大优势,能够超过现有的任何驱逐机。既然能造出一架带弹2吨的轰炸机,那当然也可以造出载弹1吨、速度快、活动半径升限稍大的飞机。如果把这1吨炸弹换成枪炮,那这种飞机就是一种火力大大超过现有驱逐机的空战武器。
空战队的任务是要能在任何方向上集中最大的火力击退敌人的进攻,至少要使敌人难以接近,所以空战队应当尽可能多地组织能作战的飞机。这样的空战队在速度和机动方面都很占优势,相比之下武器不足的驱逐机就没有什么长处了,要攻击这样的空战队需要用武器更好、数量更多、装甲防护更强的飞机组成的机队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