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略与战略计谋(第33/37页)
面对复杂情况,想为作战制定出固定的规则来,是不可能的。随着地形、工事、居民精神、军队斗志的不同,情况也会发生改变。只有历史才是学习山地战的良师。卡尔大公对1799年战争的记述,我的《法国大革命战争批判史》,塞尼尔和马蒂厄·迪马对格里宗战役的记录,圣西尔和叙舍对加泰罗尼亚战役的记录,罗昂公爵在瓦尔捷林的战役,等等,都是学习山地战的宝贵材料。
大规模入侵和远征战略
接下来,我要从军事角度讲解在遥远地区的战争和入侵。当我想在书中承认它应有的地位时,我却遇到了一些麻烦。在这种远征中,除作战距离远所增加难度和危险外,其作战行动仍可能采用其他战争中所采取的方法。
这种远距离入侵和作战所具有的独特的交战、战斗、围攻,乃至作战线,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本书所探讨的战争艺术的不同领域。不过,我们只进行一般性研究。由于它在作战线方面,尤其与其他战争不同,所以,我将在作战线之后深入探讨远征的作战线问题。
远征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穿越大陆的辅助型远征,我在讨论干涉性战争时曾提到它。第二类,大规模陆上入侵,这将经过许多国家,友好的、中立的、敌对的、态度暧昧的。第三类,一部分靠舰队在海上实施入侵,一部分是在陆地上的。第四类,为征服、夺取、防守遥远殖民地的海外远征。第五类,大规模登陆作战,距离不会太远,攻击对象是一个强大国家的。
我已经在前文中述及囿于防御条约或同盟条约,而派出军队援助遥远国度的辅助军队将会遇到的一些不利条件。从战略观点看,如果俄军前往意大利或莱茵河是为援助日耳曼诸邦,那么它的处境定会比经过敌对国家或中立国家去作战有利得多。俄军将与其盟军共用一些基地、作战线、临时据点,也可从盟军的防线中获得掩蔽部,还可以从盟军那里得到补给和弹药等。没有这些盟国,俄军就只能从维斯瓦河或涅曼河去获取物资补给,这将重蹈历史上许多大规模入侵作战的覆辙。
虽然这种辅助作战较单独远征更有利,但也不要忘了,辅助部队也是有危险的,身为辅助部队的总指挥也会遭遇各种困难。1805年,库图佐夫[38]率领3万俄军到达巴伐利亚边境。当时,本该与他会合的马克所率军队,除了金迈尔还剩下1.8万人外,其余全部覆没。于是,库图佐夫以不足5万的兵力对抗拿破仑所率的15万人大军。雪上加霜的是,库图佐夫此时离俄国边境达1200千米。如果他得不到任何支援,他就只能束手就擒,这就是奥斯特利茨之役的结果。最后,俄军由于远离基地,差点成了联盟的牺牲品,最后靠签订一项合约,库图佐夫才幸运地回到俄国。
苏沃洛夫远征瑞士,以及赫尔曼在荷兰贝尔根的遭遇,都是值得每个担任远征军指挥官思考的。比较正面的实例有,1807年贝尼格森在维斯瓦河与涅曼河之间的作战,他依托自己的基地作战。
至于通过辽阔大陆的远距离入侵,我们只有从历史中寻找规律和准则。
当半个欧洲都是森林和草地时,仅仅依靠马蹄和利剑就能把一个民族从欧洲的一端迁移到另一端,在这一时期,哥特人、西哥特人、匈奴人、汪达尔人、阿兰人、瓦兰人、法兰克人、诺曼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都曾在欧洲大陆留下痕迹。当火药和大炮问世,大规模的常备军被建立,文明使得各国更为接近,当它们意识到必须互相支援以后,这种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就成为历史。
不论民族大迁移如何,中世纪战争的特点还是远征。如查理大帝几次远征,奥列格和伊戈尔对君士坦丁堡的入侵,阿拉伯人对卢瓦尔河两岸的侵袭。这些事件已经太久远了。
自从火药出现以来,欧洲国家的远距离入侵只有查理八世对那不勒斯的入侵,以及查理十二对乌克兰的入侵。而西班牙人在佛兰德的战争,以及瑞典人在德国的战争,又是另一种类型。西班牙人的战争属于国内战争,而后者属于新教徒战的一种辅助手段。这几次远征的规模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