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军队的兵力及其内涵(第5/6页)
企图通过剥夺年轻人的个性来进行军事训练,是不可取的。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对年轻人进行机械的训练,都将一事无成。我认为,唯独精神力量才能让他们在将来崭露头角,取得难以置信的战绩。
每当我想起在军队中,军官是如何无视民族情感对年轻士兵的影响而未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在退伍士兵参加预备役和后备军后是如何面对民族敌人的破坏而茫然无措,在军官是采取何种卑劣手段对士兵进行爱国教育时,我非常惊讶,在前所未有的贫穷、紧张、望不到尽头的战斗中,在生命和健康遭遇巨大威胁的情况下,他们竟然能够长时间地不受“不满分子”的影响。
很明显,这是民族精神在士兵身上强烈的体现!我坚信,一旦用深沉的民族情感唤醒德国士兵乃至全体德国人,那么让他们以血肉之躯来维护民族的生存,并不是一件难事。
在国家对青年进行军纪教育时,一定要用本民族宗教生活中的民族精神来鼓励人民,特别是士兵和退役士兵。
军队没有等级和服从,等同于无军纪。这是常理,不需要强调。
军纪在总体战中会遭到最严峻的考验。军纪应按总体战的要求,在军队中精心维护,尤其是后备军。让人大惑不解的是,在战场上,军官竟然没有意识到维护军纪的重要性,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分裂分子的活动下,停泊于国内海港却无事可做的舰队以及后备队竟然戒备松懈。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军纪松弛的原因,而用人不慎,即后备教官的选择不慎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体战要求我们,不管是战斗部队,还是远离敌人的后备部队都需要强化军纪,阻止分裂分子的行动。战时军纪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平时。在维护民族的生存斗争中,根据特殊法律法规迅速、严厉、无情地对那些违反军纪的人进行制裁是极为必要的[5]。
军纪把整支军队凝聚为一体。只有这样,军队的效力才能够得到发挥,同时,才能够保证军队有统一意志的行动。军队把单个个体组合成一个整体。我在上面所提到的独立自主的行动是在极为紧张的条件下进行的,虽然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但是它却赋予今天的军纪以现代特性。
当然,不仅是无名小卒要遵守军纪,就是他们的上级,乃至于统帅麾下的、能征善战的将军们也要遵守军纪。虽然他们更要具备独立行动和迅速决断的能力,但是他们也必须在军纪和隶属关系中行动。
至于隶属关系中的军纪与独立行动中的军纪之间的协调问题,则要由他们独自处理。关于这一点,我会在下文论及。
和平时期,军队的情况是:成员不断更新,一批人退役了,再征召一批新的,而士官和军官依旧在部队服役,如此循环往复。对士官和军官来说,军事是他们的职业,他们维系着军队新旧人员的衔接。
在和平时期,他们在军队中担任教官,在战争中,他们则担任指挥官。虽然休假带来的离队和归队问题一直影响着各国军队的士官和军官,但是这些问题根本没有对士官和军官的上述职责产生任何影响。
在常备军中,军官和士官这一职务非常重要,所以,培养军官和士官就变成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
军官和士官要具备出众的武德,过着模范的生活,成为性格突出的表率。在战场上,当第一枪打响后,士兵的目光便集中在他们身上。
下级对他们的信任程度,是检验他们能否正确把握士兵心理而提供正确的指导,能否把下级疾苦放在个人利益之前,能否进行正常训练和秉公执行军纪的试金石。而信任是这些因素的重要基础。
此外,一定要在各个方面诚实可靠,这是士官作为人和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士官所应具备的突出特征,它能够赢得下级的尊重。
跟士官相比,军官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简单,因为他们远离士兵。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军官所担负的责任比士官大,这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地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大范围的监督,贯彻部队训练教育的基本原则,加强部队的内部团结。
这些职权会随着部队级别的提高而增大。在人民军队德文为“Volksheer”[6]和总体战的时代,军官只有理解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意义及军纪的基础和意义,深深扎根于民族之中,并掌握士兵和民族心理的本质,他们才能够胜任其所担任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