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5/14页)

4.埃托利亚国王尼科斯特拉图斯在与伊庇鲁斯人作战时发现,要想攻入敌人的领地只能通过一条狭窄的峡谷。不过,在战场上,他出现在另一个地方,做出他好像要从那里攻打的架势。

当伊庇鲁斯人的大批部队都前来抵挡他们时,他却只留下极少的一部分人坚守,让敌人误认为自己军队依然留在原地,而他自己却率领主力部队穿过这个无人把守的峡谷,进入伊庇鲁斯的领地。

5.波斯人奥托弗拉达提斯率领部队前往皮西迪亚,他发现要隘已经被敌人攻占。于是,他假装自己的作战计划已经受挫并开始退兵。结果,皮西迪亚人信以为真。在夜幕掩护下,奥托弗拉达提斯抽调一支精干的部队前去攻占这些要点,第二天,他率领整支部队越过了要隘。(公元前359年—公元前330年)

6.在向目的地希腊挺进中,马其顿国王腓力听说,希腊部队已经攻克了德摩比利隘口。这时,埃托利亚的使者前来跟他谈判媾和。但是,他扣下使者,亲自率领军队强行军,直奔隘口。由于守军还在等候使者返回,放松警惕。结果,他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人面前,并通过了德摩比利隘口。(公元前210年)

7.雅典将军伊菲克拉特斯在赫勒斯谤沿岸的阿拜多斯附近与斯巴达人阿纳克西比乌斯交战。有一次,他准备统率部队通过被对方攻占的地方,但是那里一面是陡峭的大山,一面则濒临大海,易守难攻。伊菲克拉特斯只能伺机行动。有一天,天气异常寒冷,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天气是不宜出征的,但是,他却挑选精兵猛将,让他们用油擦身子,又让他们喝酒取暖,然后,他命令他们沿着海边前行,在最险要难行处泅水渡过那个地方。如此一来,他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敌军的背后,击溃了驻守隘口的敌军。(公元前389年—公元前388年)

8.有一次,格奈乌斯·庞培发现,对岸有敌军驻守,自己想渡河困难重重。于是,他心生一计,他每天都带着自己的部队出营演练,然后再度拉回来。时间一长,敌人松懈下来了。看到这样的战机,他立刻发动突袭,成功渡过了河流。

9.印度王公波罗斯率领大军占据希达斯皮斯河,阻止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军队渡河。亚历山大便命令他的部队做渡河演习。波罗斯只好加强对岸的防卫,可是,亚历山大却突然率领他的军队在这条河的上游渡河。(公元前326年)

10.还是这位亚历山大,在印度河面前遇到了难题,印度地方军在这个地方设防。为此,亚历山大便向沿河各处派出骑兵假装部队要渡河。如此一来,敌人便时刻保持戒备状态。其实,亚历山大却在稍远的地方攻占了一个小岛,刚开始用小股部队,继而用大部队,从这个地方渡过印度河。在敌人的主力前来攻击时,亚历山大却从一个没有敌军守卫的浅滩处渡过河去,并与他的部队会合。(公元前326年)

11.一次,色诺芬向他的部队下达了一道命令:在亚美尼亚人占领的河对岸寻找两处渡河地点。在他来到下游渡口被敌人击退时,他便转向上游;当他在上游被击退时,他又返回下游。不过,临走时,他总是命令一部分士兵留在原地,让他们在亚美尼亚人返回去防守下游时乘机从上游渡口渡过河去。对此,敌人一无所知,他们以为所有的希腊人都折回上游去了,而没有注意到留下来的那些希腊人。于是,这些希腊人在没有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从下游的渡口渡过了河流,并掩护自己的同伴,以便大部队能够顺利渡河。(公元前401年)

12.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执政官阿庇乌斯·克劳狄乌斯没有办法将他的部队从雷吉翁沿岸运送到墨西拿去,因为迦太基人控制了海峡。为此,克劳狄乌斯散布流言说,这是一场未经过全体人民赞同的战争,他没有办法继续打下去,并装模作样,做出让舰队驶回意大利的架势。迦太基人信以为真,便各自分散开来。结果,阿庇乌斯趁机返回并在西西里登陆。(公元前264年)

13.某些斯巴达的将军准备乘舰船前往锡拉库萨,但是他们担心停泊在沿岸的迦太基人舰队会干预。于是,他们将从迦太基人手里夺过来的舰船以凯旋的姿态航行在前面,而将自己的舰船安排在被俘舰船的旁边或者是拖在后面。结果,迦太基人果真以为迦太基的舰队大获全胜,进而放松戒备,而使斯巴达人成功驶了过去。(公元前3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