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4/14页)

为了安全起见,他派出几名侦察兵前去侦查,结果发现有1万名波希人埋伏在森林里。于是,他派他的军团从敌人未曾设防的另一个方向对敌人发动攻击,很快,罗马人击溃了敌人。

8.奥雷斯特斯之子蒂萨梅努斯得到消息,说敌人已经占据了前方的山岗(一座天然要塞)。于是,他派出侦察兵前去打探虚实。侦察兵汇报说,消息不准确。于是,队伍继续向前开进。但是,没多久,他就发现,一大群鸟从那个山岗后面飞起来,而且几乎不再落下。他据此推测,山岗背后肯定有埋伏。于是,他率领部队迂回行军,绕开了那些设伏等他入瓮的敌人。

9.汉尼拔的弟弟哈斯德鲁拔最终知道了李维乌斯的军队与尼禄的军队已经会合(尽管尼禄和李维乌斯为了隐蔽军情没有分开扎营)。哈斯德鲁拔之所以知道这个情况,是因为他发现敌军的马匹变得消瘦,人晒黑了,而这些是行军后的自然结果。(公元前207年)

择定作战方式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非常喜欢摆开阵势交战的作战方式。

2.盖犹斯·恺撒在内战时,统率着一支由富有作战经验的老兵组成的军队。他的敌军都是未经训练的新兵,所以他总是想方设法摆开阵势交战。

3.费边·马克西穆斯在与骄傲的汉尼拔作战时,决定放弃任何冒险性决战,而集中全部力量固守意大利。最后,他因此赢得了稳健派和大将军的雅号。(公元217年)

4.拜占庭人在与腓力人征战时,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决战,甚至放弃领土防御,只坚守城堡,最后腓力人因为失去持久围困的耐心而撤兵。(公元前339年)

5.在第二次布匿战争[13]中,当普布柳斯·西庇阿杀气腾腾地逼过来时,吉斯科之子哈斯德鲁拔将军队分布在西班牙的各城市之间。结果,西庇阿担心兵力分散,强攻诸多城市会带来巨大的损耗而只好将军队撤回冬季营地。(公元前207年)

6.当薛西斯[14]临近时,泰米斯托克利[15]认为,雅典人既没有能力与敌人进行陆战、保卫领土,也不可能长期忍受敌军的围困。所以,他建议将雅典人的妻子和孩子全都送到特罗伊真和其他城邦去,放弃城市,而将战场转到海上。(公元前480年)

7.伯里克利在同一座城邦与斯巴达人征战时采用的也是上述同样的战法。(公元前431年)

8.当汉尼拔依旧停留在意大利时,西庇阿就将军队调到阿非利加。如此一来,迦太基人只能将汉尼拔从意大利召回。如此一来,西庇阿就将战场从自己的领土上转到了敌方的领土上。(公元前204年)

9.在将狄西里亚(雅典人的一个城堡)筑成要塞后,斯巴达人便经常从那里对雅典发动突袭。为此,雅典人进行了报复,他们派出舰队前去骚扰伯罗奔尼撒半岛(斯巴达人的根据地)。如此一来,斯巴达人只能将驻扎在狄西里亚的斯巴达军队召回。(公元前413年)

10.在日耳曼人按照以往的战术从森林牧场和隐蔽的掩体向罗马人发动攻击,随后又躲到森林中去时,恺撒·图密善·奥古斯都大帝将帝国的疆域一直向前推进了120里,这样一来,他不但改变了战争的性质,而且打掉了对方的掩蔽所,征服了敌人。(公元83年)

如何率领军队通过受敌威胁的地方

1.在卢卡尼亚,执政官埃米柳斯·保卢斯统率军队沿着海边一条狭窄的小路行军。这个时候,埋伏在周围的他林敦人的船队用弩炮向他的部队发动进攻。对此,保卢斯镇定从容地作出决定:用俘虏来掩护行进中的队伍。为了不伤害俘虏,敌人最终停止了进攻。(公元前282年)

2.斯巴达人阿格西劳斯带着大批虏获物从弗里吉亚往回走,尾随而来的敌人却利用有利的地形袭击他的部队。为此,他将俘虏分成两列,部署在部队的两侧。由于这样部署,斯巴达人最终得以逃脱。(公元前396年)

3.还是这位阿格西劳斯,这次他准备通过被底比斯人占领的一道峡谷。他下令部队掉转方向,摆出自己准备开往底比斯的架势。底比斯人看到后发慌了,立马撤军回去守卫家乡。如此一来,阿格西劳斯又按照既定的行军方向前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顺利抵达目的地。(公元前394年或公元前3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