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巴巴洛沙:轮到了俄国(第24/30页)
六 克里姆林宫的困境
尽管有一切证据证明了希特勒的意图——在波兰东部集结德国部队,一百万纳粹军队驻在附近的巴尔干半岛,德国武装部队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占领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克里姆林宫中的人们,特别是斯大林,虽然的确不愧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仍然盲目地希望俄国会躲过这个纳粹暴君的暴怒。当然,赤裸裸的事实不能不使他们天然的疑心日益增长,希特勒在东南欧的行动也使他们的不满越来越难以遏制,但是在春天的这几个星期中,莫斯科和柏林的外交往来中却存在着某种不现实的、几乎难以置信的、十分奇怪的东西(详尽地记录在缴获的纳粹档案中)。在这些往来中,德国人笨拙地企图把克里姆林宫骗到底,而苏联领导人看来对现实还没有充分了解并据此及时采取行动。
虽然苏联对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随后又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几次提出抗议,认为这违反了纳粹一苏联条约,是对俄国「安全利益」的威胁,但是,随着德国进攻日期的接近,苏联却格外努力去姑息讨好柏林。斯大林自己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一九四一年四月十三日,冯·德·舒伦堡大使向柏林拍发了一封耐人寻味的电报,叙述日本外务相松冈洋右在那天晚上从莫斯科动身的时候,斯大林不仅向日本人而且向德国人表示了「一种异常友好的态度」。在火车站上
(舒伦堡的电报说)斯大林公开地寻找我——用手臂搂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必须继续交朋友,你现在必须千方百计维持我们的友谊!」不一会儿,斯大林转向德国代理武官克莱勃斯上校,在弄清楚他是一个德国人以后对他说:「我们将继续同你们做朋友一一患难与共!」三天以后,德国驻莫斯科代办提伯尔斯克希打电报给柏林强调说,斯大林在车站上的表现表明了他对德国的友好态度,「鉴于一直流传的关于德苏即将发生冲突的谣言」,这种表现是特别重要的。一天以前,提伯尔斯克希曾经通知柏林说,克里姆林宫在进行了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以后已经「无条件地」接受了德国关于解决两国之间从伊戈尔卡河到波罗的海的边界的建议。他说,「苏联政府的殷勤态度看来是非常突出的」。鉴于柏林正在酝酿采取的行动,确实是这样的。
苏联政府向被封锁的德国供应重要的原料,也仍然是殷勤的。一九四一年四月五日,负责同莫斯科进行贸易谈判的施努尔高兴地向他的纳粹主子报告说,俄国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和二月分的交货,由于「政治关系冷淡」而放慢速度以后,「在三月分已经飞跃增加,特别是在谷物、石油、锰矿、非铁金属和贵重金属方面」。
(他又说)通过西伯利亚进行的过境运输正在像往常一样顺利地进行着。由于我们的要求,苏联政府甚至在满洲边界拨出一列运输橡胶的货车供我们支配。
六个星期以后,在五月十五日,施努尔报告说,有求必应的俄国人拨出了几列运货专车,以便四千吨迫切需要的生胶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往德国。
俄国人正在按时依照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运交原料,虽然这使他们负担很重——我的印象是,我们甚至可以向莫斯科提出超过一月十日条约的范围的经济要求,以使德国获得超过目前合同的范围的粮食和原料。
施努尔说,德国没有按照计划如期向俄国送交机器。但是看来他并不介意,如果俄国人不介意的话。可是他在五月十五日由于另外一个因素而感到不安。他抱怨说,「关于德苏即将发生冲突的许多谣言造成很大的困难」。他把这种谣言归咎于德国的官方人士。令人惊奇的是,施努尔在向外交部发出的一份很长的备忘录中解释说,这种「困难」不是来自俄国,而是来自德国工业公司,他说,这些公司正在设法「取消」它们同俄国人缔结的合同。必须在这里指出,希特勒正在尽他的最大力量否认这些谣言,另一方面,他正在忙于设法使他的将领和高级官员相信德国遭受俄国进攻的危险在日益增加。虽然这些将领通过他们自己的军事情报对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但是希特勒对他们的魔力如此之大,甚至到了战后,哈尔德、勃劳希契、曼施坦因等人(不过没有保罗斯,看来他比较诚实)还争辩说,苏联在波兰边界的军事集结在夏初已变得具有很大的威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