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第2/19页)
快到六月底的时候,那些海军将领们,对于进攻不列颠群岛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六月二十一日,希特勒在贡比臬露面以后,曾和一些老友到巴黎作过一次短暂的游览,同时也参观了战场——是第一次大战的,而不是这次大战的战场。他曾在这里当过传令兵。同他一起去的是他当时那厉害的班长马克斯·阿曼(现在已成了拥有百万财富的纳粹出版商)。他对战争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怎样继续对英作战,似乎并不怎么关心,也许只是因为他认为这件小事已经解决,因为现在是英国恢复「理智」而求和的时候了。
希特勒直到六月二十九日才回到他在坦能堡新建立的大本营去,它坐落在「黑色森林」中的弗洛伊登斯塔特西面。第二天,他又回到现实中来,阅读了约德尔所写的关于下一步怎么办的报告,反复思考着问题。这个报告的题目是《继续对英作战》。虽然约德尔对希特勒的天才的盲信,在最高统帅部中仅次于以特尔;但在他一人独自思考问题的时候,他往往是一个精明的战略家,但是他现在却和最高统帅部中的一般看法一样,认为战争已经赢定了,差不多要结束了。如果英国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必须要再用一点武力来提醒它。为了「围困」英国,他在报告中建议采取三个步骤:加强德国空军和海军对英国船舶、仓库、工厂和皇家空军的打击;「在居民集中的地方,进行恐怖轰炸」;「部队登陆,以占领英国为目的」。
约德尔认为,「对英国空军的作战应当占最优先的地位」。但是他认为,就整个来说,进攻英国空军也如其他方面的进攻一样,进行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
食品供应标准的不断降低,加上宣传影响和宣布作为报复手段的定期恐怖轰炸,将麻痹并最后瓦解人民的抗战意志,从而强迫他们的政府投降。
至于登陆,只能在德国获得制空权以后才可考虑。因此,登陆决不能以军事征服英国为目的,这一个任务可以交给空军和海军。登陆的目的,母宁说是对经济上已经陷于瘫痪再也没有能力进行空战的英国进行致命的打击(Todesstoss),如果认为这是必需的话。
但是,约德尔也认为,所有这些或许都是不必要的。
因为英国打下去再也不是为了取得胜利,而只不过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属地和世界威望。因此,根据各种情况判断,它在看到现在还可以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就能够保持它们的时候,它一定会同意和平解决。
这也是希特勒的想法,他于是立即准备在国会作和平演说。与此同时,正如前面所说,他也命令(七月二日)制定一些登陆的初步计划,到七月十六日,当伦敦没有作出什么「理智」的答复时,他就发出关于「海狮计划」的十六号指令。经过了六个多星期的迟疑以后,他终于决定「如有必要」就进攻英国。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终于开始明白(但时间已晚),这一场大战不是没有危险的,要取得胜利,全靠空军和海军能否胜过远占优势的英国海军和不可轻视的敌人空军而为陆军开道。
「海狮」是一个认真的计划吗?当初是认真地要求贯彻执行吗?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作这样的怀疑。而他们的这种意见,也由于德国将领在战后的齐声否认而显得有力起来。当时指挥这次入侵的伦斯德,在一九四五年对盟国的提审人员说:
入侵英国的计划完全是胡来,因为没有足够的船只——我们把整个事情看作是开玩笑,因为我们的海军没有力量掩护渡海或运输增援部队,入侵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海军失败了,空军也没有能力担当起这些任务——我总是十分怀疑这整个事情——我觉得元首从来没有真的要打算入侵英国。他根本没有过足够的勇气——他肯定希望英国会求和——
伦斯德的作战处长勃鲁门特里特在战后也曾向利德尔·哈特表示过同样的看法。他说,「我们彼此谈论到它(」海狮「)的时候,把它当作是一种虚张声势」。
这年八月中旬,我自己曾在英吉利海峡度过了几天,从安特卫普到布伦,来来去去寻找入侵部队。八月十五日,在加莱和格里斯一尼兹角,我们看见几群德国轰炸机和战斗机通过海峡上空,向英国飞去,后来才知道它们是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空袭。虽然空军显然是在全力出动,但后方缺乏船只,尤其在港口、运河和内河都缺乏驳船。这就给我一个印象:德国的确是在虚张声势。就我所知,他们根本没有运送军队渡过海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