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第3/23页)



一 双方的作战计划

自从一月间德国原来的进攻西线计划落到比利时人的手中,并且正如德国人所怀疑的,也落入了英法的手中之后,这个计划已经有了重大的变更。这个叫做「黄色方案」的行动计划,是早在一九三九年秋天在希特勒要在十一月中旬在西线发动进攻的命令的催逼下,由陆军总司令部匆忙制订出来的。它是否就是原先的施利芬计划的修正翻版,这一点在军事史学家和德国将军们之中有很多争论。哈尔德和古德里安就认为是这样的。这个计划要求把德国的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目标在于占领英吉利海峡各港口。这个计划要达到的目的同著名的施利芬计划要达到的目的尚有一段距离,施利芬计划在一九一四年功败垂成,它的目的不仅要占领英吉利海峡各港口,而且还要继续进行一个大规模的迂回运动,使德国的右翼军队通过比利时和法国北部,越过塞纳-马恩省河,在巴黎以南折向东方,形成一个包围圈,歼灭法国的残余部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迅速结束法国的武装抵抗,使德国在一九一四年能把大部分军事力量掉过头来对付俄国。

但是,希特勒在一九三九-一九四○年则无需为俄国战线操心。尽管如此,他的目标更加有限。至少在战役的第一阶段,他并不打算击溃法军,只求把它击退,占领英吉利海峡沿岸,从而切断英国和它的盟国的联系,同时取得海空军基地,以便不断骚扰和封锁不列颠群岛。从这个时期他对将领们的长篇大论的讲话中,可以明显看出,他认为英法遭到这样的失败以后将会向他求和,然后他就可以再把注意力转到东方而无后顾之忧。

甚至在「黄色方案」的原来计划落入敌方手中之前,盟军最高统帅部就已料到这一着了。

十一月十七日,盟国最高军事会议在巴黎开会,通过了「D计划」,这个计划规定万一德国取道比利时发动进攻,就要法国第一军团和第九军团与英国远征军驰往比利时,到达在代尔和缨斯两河沿岸从安特卫普,经鲁文、纳缪尔和纪韦到梅济埃尔的主要防线。几天之前,法国和英国的参谋总部在同比利时总司令部召开的一系列秘密会议中曾得到后者的保证:要加强这条战线的防御措施,并在这条战线上大力抵抗。但比利时还迷恋着中立的幻想,仍旧希望也许可以不必卷人战争,因此不愿采取更多的措施。英国的参谋长们认为,德国一旦开始进攻,就来不及把盟军调动得那么远,但他们在甘未林将军的催促下,终于同意了「D计划」。

十一月底,盟军又增加了一项计划,把亨利·季劳德的第七军团开到英吉利海峡沿岸,如果荷兰受到进攻,就在安特卫普以北援助荷兰。这样一来,德军企图横扫比利时——或者还有荷兰——从侧面进击马奇诺防线的打算,从战事初期起就会遇到全部英国远征军、法军主力、比利时二十个师和荷兰十个师的抵抗,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支在人数上与德军势均力敌的军队。

为了避免这种正面的冲突,同时为了使急忙挺进到这么远的英法军队陷入圈套,西线伦斯德率领的A集团军的参谋长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将军(原来姓刘文斯基)建议彻底改变「黄色方案」,曼施坦因是一个富有天才和谋略的军阶较低的参谋军官,到了冬天的时候,他终于克服了勃劳希契、哈尔德和其他将领的最初反对,使自己的有胆识的主张上达给希特勒,曼施坦因的建议是:德国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用庞大的装甲部队突破阿登森林,然后在色当的北方跨过缪斯河,突入开旷地区,直趋海峡上的阿布维尔。希特勒向来喜欢大胆的甚至轻率的设想,因此他对这个计划也甚感兴趣。伦斯德之所以毫不犹疑地推荐这个计划,不仅是因为他相信它,而且还因为如果执行这个计划,他的A集团军就可以在进攻时担任主要任务。由于哈尔德个人讨厌曼施坦因,以及在一些比曼施坦因军阶较高的将领们中存在着某种职业上的妒忌,曼施坦因在一月底被调去指挥一个步兵军。尽管如此,他在二月十七日柏林招待一批新任军长的宴会上,还是找到机会亲自向希特勒陈述了自己的打破正统的观点。他认为,用一支装甲部队突破阿登森林,一定可以出其不意地给盟军以沉重的打击,因为他们的将领像大多数德国人一样,很可能认为这个多山的森林地带不适于使用坦克。德军右翼进行佯攻,就可以使英法联军慌乱地驰赴比利时,然后,在色当突破法军的阵地,再沿松姆河北岸直趋英吉利海峡,这样德军就可以使英法联军的大部和比利时军落入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