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第14/18页)
十二日下午,赛斯-英夸特在希姆莱陪同下乘飞机到林嗣来会见希特勒,并骄傲地宣称圣歇尔曼条约第八十八条已经归于无效。该条约第八十八条确认奥地利的独立是不能让与的,并规定国际联盟为它的保证人。对于被奥地利群众的热情冲昏了头脑的希特勒来说,这还不够。他命令内政部次长威廉,斯图卡特博士立即到林嗣来。
斯图卡特是他的部长弗立克赶忙派到维也纳去拟定使希特勒成为奥地利总统的法律的。使这位法律专家多少有些感到意外的是,元首命令他,「草拟一项规定德奥完全合并的法律」,这是他后来在纽伦堡作证时说的。
斯图卡特在三月十三日星期日把这个法律草案提交给在维也纳新成立的奥地利政府,这一天本是许士尼格的公民投票预定要举行的日子。上文已有述及,米克拉斯总统拒绝签署这个法律,但是已经接掌了总统权力的赛斯一英夸特签了字,并在当天深夜飞回林嗣去把它提交给元首。它宣布了奥地利的告终。它开头说,「奥地利是德国的一省」。赛斯-英夸特后来回忆说,希特勒欢喜得掉下了眼泪。这个所谓德奥合并法还在同日由德国政府在林嗣颁布,希特勒、戈林、里宾特洛甫、弗立克和赫斯在上面签了字。它规定在四月十日举行「一次自由而秘密的公民投票」,奥地利人可以在这次公民投票中决定「同德国合并的问题」。希特勒在三月十八日宣布,德国人也要就德奥合并问题举行一次公民投票,同时还要举行国会的新选举。
希特勒直到三月十四日星期一的下午,才凯旋地进入他曾经在那里流浪过那么久的维也纳。这是由于两件没有预见到的事而推,迟的。尽管奥地利人由于将在首都看到元首而高兴得如醉如狂,希姆莱要求再给他一天的时间来完成安全措施。他已经在逮捕数以万计的「不可靠分子」,在几个星期内,单是维也纳一地就将达到七万九千人。还有一件事就是,吹嘘得很厉害的德国装甲部队,竟在还没有看到维也纳的山头以前就出了毛病而抛锚了。据约德尔说,约有七十%的装甲车停在从萨尔斯堡和巴索到维也纳的公路上,虽然指挥装甲部队的古德里安将军后来说,他的部队只有三十%陷于停滞。无论如何,希特勒对这种延迟大为生气。他在维也纳只过了一夜,下榻在帝国饭店。
不过,衣锦荣归,回到这个他认为曾经冷待过他、使他在青年时期过着饥饿困苦的流浪生活、而现在又以极其热烈的欢欣心情来欢迎他的前帝国首都,不可能不使他兴致勃勃起来。无处不在的巴本由柏林乘飞机赶来维也纳参加庆祝,他赶到时,希特勒已站在哈布斯堡皇室故宫霍夫堡对面的检阅台上。巴本后来写道,「我只能说他是处在二种大喜若狂的状态中」。他在以后四个星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这种状态,这时他在德国和奥地利各地巡行,煽起群众的热情来对德奥合并投赞成票。但是在精神横溢的演说中,他仍不放过任何机会来中伤许士尼格,或者贩卖现在已经变成陈腔滥调的关于德奥合并是如何实现的那种谎言。在三月十八日向国会发表的演说中,他硬说许士尼格要举行「伪选举」而「食了言」,又说「只有一个发痴的、盲目的人」才会干出这种行为来。三月二十五日在柯尼斯堡发表的演说中,「伪选举」在希特勒心中已变成「这个可笑的喜剧」,希特勒声称,已发现一些信件,证明许士尼格曾有意欺骗他,拖延不履行伯希特斯加登协议,直到「一个较为有利的时刻来煽动外国反对德国」。
外国报纸曾对希特勒使用赤裸裸的武力和甚至不等公民投票的结果就宣布德奥合并的这种诡计加以嘲笑,希特勒在柯尼斯堡的演说中答复说:
某些外国报纸说,我们对奥地利使用了暴力方法。我只能说:它们甚至在死后也不能不说谎。我在政治斗争的过程中深得我的人民的爱戴,但是当我越过以前的边界(进入奥地利)时,我所看到的人民的爱戴的表现却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我们不是作为暴君,而是作为解放者来到的——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我乃决定不等到四月十日而立即实现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