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美的入侵(第4/8页)
现在,阿富汗人的弯刀已经对准了入侵的苏联人。就像一首古老的阿富汗民谣所唱:“如果剑已出鞘,你就投入战斗吧。只有勇敢的人,才能凯旋回家。”
喀布尔没有平静下来。表面上的斗争被镇压了,而秘密的地下斗争大规模兴起了;市民们悄悄拿起了各种武器,并很快形成了组织。他们占据了黑夜,每当天一黑,他们就秘密地出发了。每天夜里,市区或市郊总会响起枪声;第二天天一亮,人们总会发现有几个苏联人或为卡尔迈勒政府服务的阿富汗人遭到抵抗运动处决,尸横于光天化日之下。
阿富汗政府军和警察的搜查和逮捕根本不见效,袭击越来越多,且规模越来越大。有人袭击苏联大使馆,有人向苏军哨所发射火箭弹,有人炸毁苏军的装甲车,有人暗杀苏联军官。反抗的火焰从喀布尔燃起,迅速遍及全国;从前的穆斯林武装现在成了反苏游击队,发誓不惜一切代价将苏联军队逐出阿富汗。
苏军的报复和镇压行动自然是接踵而至。
在赫拉特,苏军出动飞机,用凝固汽油弹轰炸大片游击队活动的村庄,并用推土机挖坑活埋被俘的游击队员;许多妇女儿童拒绝透露游击队的下落,也惨遭杀害。无论阿富汗政界、军界还是宗教界,凡是对苏军入侵持有异议的,统统被“非常有组织有计划地处死”。前国王查希尔的两个姐妹和她们的14个孩子拒绝与苏军合作,结果全部死于非命。
苏军入侵阿富汗,世界各国虽有不同看法,但是几乎一致同声谴责。美国、北约和伊斯兰国家一致认为——这是苏联为谋求私利和打破已有的战略力量平衡而做出的直接尝试。1979年12月28日,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苏联军队进入阿富汗是对和平明目张胆的威胁,它可能标志着我们双边关系中根本和长期的变更。”卡特要求苏联迅速撤军,并停止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中国政府于1979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坚决要求苏联停止对阿富汗内政的干涉,撤出一切武装部队。1980年1月6日晚,邓小平在宴请来访的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时致词说:“最近,苏联悍然派兵大规模入侵阿富汗,粗暴地干涉其内政,严重地威胁着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苏联这一行动,是它为谋求世界霸权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1980年1月7日,孟加拉、牙买加、尼日尔、菲律宾、赞比亚等五个不结盟组织理事国,代表世界上五十多个不结盟国家,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不结盟国家通过的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决议草案,要求尊重阿富汗的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和不结盟地位,立即无条件从阿富汗撤走一切外国军队。如此,苏联在全世界几乎是四面楚歌。
苏联驻美国大使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在1980年新年之际回到了莫斯科,他向勃列日涅夫汇报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反应,特别强调了自己在美国受到的压力。为了给苏军入侵阿富汗辩护,1980年1月12日,勃列日涅夫特地安排了一场“答《真理报》记者问”。勃列日涅夫说:“阿富汗是根据1978年12月阿富汗同苏联签订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的明确条款,根据每个国家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根据其他国家不止一次行使过的单独或集体的自卫权向我们发出呼吁的。对我们来说,向阿富汗派遣军事人员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是,党中央和苏联政府采取行动是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的,并考虑了整个情势。”
像是为了印证勃列日涅夫的言论,苏联为了进一步向卡尔迈勒“提供帮助”,大批的军队仍然不断地经过铁尔梅兹,浩浩荡荡地进入阿富汗,由北向南开去。苏军在完成对阿富汗的军事占领以后,于1980年1月对兵力部署进行了调整。
东部地区——第105空降师驻喀布尔,第306和360摩托化步兵师驻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加德兹、巴格兰和普里胡姆里一线,另外还驻有空军1个歼击机团和2个直升机团。
北部地区——第16摩托化步兵师和201摩托化步兵师驻守马扎里沙里夫、昆都士和法札巴德一线。
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第5摩托化步兵师和54摩托化步兵师驻守赫拉特、信丹德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