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六 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第5/8页)

5.许多煽动家。欧战以后,军事上的专门学问已经足够年青官长一生研究。陆军大学的社会学、经济学,当然不过一个大概。而天生性急的日本青年官长,正当烦闷时候,当然只求转变少所(用)判断,这时候就出了无数的煽动家。按日本政治史上遗传下来的一种产物,即所谓浪人——没有一定职业,而有时可与政治要人发生直接关系——最不可解的,是有一位浪人,名叫北,主张天皇下戒严令,同时停止宪法三年,却又要召集五十位辅弼大臣;没收一切财阀财产,而私有财产又可以百万元为度。并以在乡军人三百万名组织政党。这种儿戏的革命办法,竟为日本青年军官奉为神圣教典。可是这位假英雄,住了人家巨大华奢的住宅。而当5月5日东京暴动时,青年军人在偕行社——即官长俱乐部——召集会议,他避开不敢出面。到2月16日事件发生后,他还打电话鼓励暴动的军人,叫他们不要服从劝告。这人现在处刑了。这类煽动家各走各路,正式团结不起来。军人受煽动而表现出来的事实,第一次想在议会中投炸弹,借此实行戒严,解散议会——这是一个高级军官所计划的——结果被警察发觉。第二次是假造高贵人的命令,令近卫第一师团出动——这是下级军官计划的——结果被长官所发觉。第三次是青年候补生刺杀总理犬养,袭击警察局。第四次是近卫师团并第一团的第三联队暴动,占领了东京中心的一区,刺杀斋藤、高桥,即所谓二月二十六日的暴动。所以日本军官的思想远不是日俄战争时代那样单纯了。

七、政治

1.序言。最不痛快的,莫如我现在写这一章,因为除了“阴谋”“煽动”“贿赂”“威吓”以外,我不知道政治运动中还有何种方法,我不愿将日本这一般的恶性的政治内幕揭露出来。不过在上述的几种情形以外,日本政治史上还有两件事,是日本所独有而值得记述的。

2.日本政治家的不幸。日本有力量的政治家,若非遭遇意外的不幸,便是被人暗杀。这是开国以来不断的事实,维新动乱时代姑且不提,政府安定以后,第一个政治元勋西乡隆盛以暴动起兵而自杀于战场(这使先后许多勤王志士被杀者不少)。而政府方面成功的大久保又被认为国贼而遭暗杀。大隈即以外交问题遇了炸弹,伊藤又在哈尔滨遇刺而死。这四位是日本极盛的明治大帝时代最重的人物,大家谅都知道。再如政友会为日本最大政党,而首领几乎个个横死,星亨为首,继之者为原。原为政党政治极盛时代大臣,日本人艳称的平民宰相,竟被刺死于车站。田中以陆军大将为党魁,出组内阁,下野不久,一夜间猝死。是否自杀,迄成疑问。民间出身,时奉为宪政之神的犬养,苦斗了六十年,当了首领,做了总理,就被士官生击死于首相官邸。身隶政党但常取超然态度的财阀元老高桥,以七十八岁的高龄亦被军人击死。六十年来政友会首领,只有西园寺可望善终,然而最近也经过了几次危险。至于对立的民政党,出任国务总理的滨口财政大臣井上和财阀元老团乃至超然的海军大将斋藤都同犬养一般的运命。此外,幸免的如冈田海军上将、铃木侍从武官长、牧野宫内大臣,也受了相当的惊吓。再如次级的有力人物如军务局长永田、中国公使佐分利也遭了知名不知名的暗杀。这种疯狂的事实影响到当时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中国钦差大臣李鸿章,直到现在,还有送短刀给艾登的。所以,日本政治家可以说天天在火山上跳舞。

3.内阁的后台。负政治责任的当然是内阁,但日本内阁背后总有一帮人在那里操纵着。内阁的生死,可以完全决定在这帮人手里,而这帮人既不是专制时代的皇帝那样独裁,又不像民主国家的民众及其代表的议会那样多数取决。明治大帝死后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是元老操纵时期,第二是枢密院与贵族院操纵时期,第三是青年军人操纵时期(满洲事变以后)。自有议会以来,因众议院多数反对而辞职的,只有两次。在野党欲推翻政府,不在对于大众演说,而在秘密与内阁的后台接洽,这中间就容留了一种人物,名叫浪人。当伊藤公开组织政党时,代山统就竭力反对,而对抗的方法,一面是收买议员,一面就是蓄养浪人,而遗后世以无数恶例。如今举几件最大的事变为例。西园寺(大正元年)、桂、山本(首次组阁)——以上三个内阁皆被元老山县友朋操纵而倒,山本(二次组阁)、若榇、田中,以上几个内阁皆被贵族院与枢密院推翻,犬养、冈田、广田——因军人暴动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