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玩家(第12/25页)

可是因为晋军攻陷了济南,张学良又像以前一样改变初衷,重新对出关助蒋抱起了谨慎态度。

反蒋联军在军事上进入了最被外界看好的时期,政治宣传自然也得紧紧跟上。为了加强宣传效果,阎幕府的政宣班子改动了北伐时期传唱的“国民革命歌”。原歌中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前两句被他们改为“打倒老蒋,打倒老蒋”,成了“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

改动后的歌词写在一张接一张的标语上,然后贴在原先的“陆海空军总司令阎南下讨伐蒋军阀宣言”旁边。各校学生都被要求学唱这首改动后的歌曲,以制造气氛,加大声势。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晋军中还有一首自创的反蒋歌,听起来更是壮怀激烈:“前进,前进,大军都出娘子关,会师中原入武汉,不怕死,不偷生,打倒蒋介石,扑灭反革命!”

中原大战前,在山西公开的宣传口径中,蒋介石代表着中央政府,是革命分子,为什么他突然又变成了要被打倒和扑灭的反革命,谁也解释不清楚。晋军下层官兵对于为什么要打仗,更是糊里糊涂,倒是各种传说盛行:“蒋介石专横独断排除异己;宋美龄每天用牛奶洗澡,鞋子上一颗珠子就值几千元,因此要打倒他……”说的人信口开河,听的人莫名其妙,不过也没有人会去认真理会其中的真假是非。

别说普通人,其实就连冯玉祥自己,除了一些空洞的宣传口号外,也讲不出什么政治大道理。他这个人喜动不喜静,而且向来只注重军事,对党务、政务兴趣不大,自中原大战开始以后,便一心在前线抓军事,党务、政务等事宜完全交由阎锡山主持。

阎锡山与冯玉祥恰恰相反。他对军事不上心,平时就喜欢思考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问题。每天早上起来,就一个人到花园里漫步沉思,且神情动作相当投入:时而微笑,时而一手攀着柳枝,一手撑腰,低头作冥想状,时而撒手即走。

阎锡山也很注意听别人谈政经类的话题,凡是听到感兴趣的素材,他都会拿到自己头脑里,重新制造成自己的东西。

时人对老阎的评价是“优于考虑,缓于判断,长于静如处子,而短于奔如脱兔”。不过即使是这样,老阎也快被纷拥而至的政客们给急出病来了。

“活跃”如果用另外两个字来代替,就是“闹腾”。原来最闹腾的地方是太原,当时有两个国民党内部的反蒋派别之间的争吵十分激烈。其中一个是西山派。这个派别其实已经分化,张继、林森以国民党元老的身份在南京政府当了高官,他们和谭延闿等人一样,屁股早就挪到蒋介石一边去了。之后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邹鲁、谢持。

另一个就是所谓的改组派,代表人物为陈公博、王法勤。该派主张改组国民党,并以汪精卫为精神领袖。

两派都与老蒋有着深仇大恨。西山派因反对国共合作,首先在国民党二大上遭到重击,邹鲁、谢持被永远开除党籍,迫使他们只好躲到上海自己搞了一个二届中央(简称“沪二届”)。

到了国民党三大,百分之八十的会议代表都由蒋介石所指派,西山派、改组派当中,除了汪精卫等两人外,没有一个人当选。由于对三大的合法性表示质疑,改组派的多数人被开除党籍,汪精卫也遭到书面警告。汪精卫、改组派因此与南京政府彻底决裂,并开始积极策动反蒋。

尽管改组派、西山派在倒蒋的最终目的上完全一致,并且都认为有必要通过召开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议来成立反蒋政府,但在到底该由谁来召集会议这个关键点上,两派却产生了尖锐对立。

大家的马儿大家骑

改组派反三大,不反二大,包括陈公博在内,本身就都在二届中央里面。他们认为国民党二届中央是合法的领导,新的会议应由二届中央来召集。

邹鲁等人则说,西山派在上海也有二届中央,要召集的话,应由两个二届中央(即“汪二届”和“沪二届”)联合召集才对。那意思很明白,大家的马儿大家骑,反蒋这座庙就是个“大家的马儿大家骑”的地方,要热闹大伙儿一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