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是靠希望活着的 (常德会战)(第3/16页)
11月21日拂晓,七十四军的攻击逐渐加强,而伊藤依然未能与他的部队取得联系。下午一点三十分,一枚手榴弹在军旗下爆炸,伊藤右腿被弹片击伤,三名卫兵或死或伤,联队本部几乎就要支持不住了。熬到下午四点,大场大队的一部赶到,这才把惊魂未定的伊藤从危机中给捞出来。
除与日军第六十五联队进行较量外,七十四军还击退了其他单位日军发起的攻击,防守主阵地屡失屡得,反复争夺达四次之多。五十一师营长张集光在冲杀中阵亡,另一名营长周德民负重伤不退,率部生俘日军第三十四师团六名士兵。
当天晚上又发生了惊险的一幕。五十八师炮兵营营长刘炳均率领全营在村中待命,为了解补给情况,他给军部兵站打了个长途电话。兵站站长告诉刘炳均,日军绕道袭击了后方,现在已到达龙潭河,他们兵站正准备搬家呢。
过了不久,军部经过炮兵营所在村庄,刘炳均看到王耀武的随从副官也在其中,便问他军部要到哪里去。
不问犹可,一问刘炳均被惊了一跳,因为军部要去的地方正是龙潭河。
刘炳均说:“那里现在有敌人,非常危险,难道你们不知道?”副官茫然不知,显见得兵站所获知的敌情,应是军部在出发路上发生的事。
刘炳均急忙拉着副官去找王耀武。见到王耀武,刘炳均把前后经过一说,王耀武也大惊失色,问电话还通不通。刘炳均点头说通,王耀武马上说:“走,到你们营部去。”
到了炮兵营营部,王耀武接通兵站站站长的电话,问明情况后,又在军用地图上察看了一会,当即决定变更部署,同时将军部移向新的地点。
如果不是刘炳均及时报告敌情,军部很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到日军的夜袭。这是王耀武出任七十四军军长以来第二次遇险,事后他连称侥幸,也对部下的救护之恩铭记在心:“到底他(指刘炳均)是跟随我多年的人,才会这样关心啊!”
迂回龙潭河的是日军佐佐木支队。王耀武用半个小时,亲自给各部打电话,部署应对措施。接到命令后,五十一师、五十八师各从正面抽出一部,会同军直属部队对佐佐木支队进行夹击,粉碎了其突袭七十四军指挥机构的计划,但五十八师侧翼已遭割裂,若硬顶下去,正面阵地势必遭到包围。
11月22日,五十一师、五十八师主力被迫撤出慈利,将阵地转移至漆家河以南。这一撤离,意味着常德西面门户大开,但对七十四军外围部队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可以与十九师合兵一处,处于更好的外线攻击位置。
此时一百军已集结完毕,王耀武兵团(含七十四军与一百军)奉战区命令转守为攻,试图打通与五十七师的联系。日军第十三师团与佐佐木支队则向黄石、九溪收缩,以阻止七十四军向常德东进,掩护其正在进攻常德的主力之侧背。
表率作用
五十七师自鄂西会战起便驻扎于常德,虽然只驻守了半年,但这支部队还是给常德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抗战初期,一些中央军体系的军队在军纪方面都非常严格,很多部队甚至动不动用死刑来处罚那些抢夺或骚扰百姓的士兵,有人仅仅只是从居民手里夺了一桶井水就被长官给亲手击毙——在西方人眼中,这也说明中国军队其实并不尊重和珍惜士兵的生命,毕竟只是一桶水而已,完全可以用关禁闭之类的办法进行处罚。
武汉会战时,英国记者阿特丽曾在汤恩伯的部队呆过一段时间,她看到住在农民家里的士兵会帮着做家务杂事,并且和孩子们一道玩耍。如果谁家壮丁被征去打仗了,士兵们还会帮助这家人收割稻谷。至于强买强卖的情况,她从来没有见到过,倒是有几户人家杀了口猪摆在村口,预备卖给士兵。
不过这反映的仅仅是抗战早期的情况,随着战争越来越漫长和艰苦,能够始终如一保持严明军纪的部队已变得凤毛麟角。时任常德县政府建设科长的岳其霖接待过很多驻常德的国民党军队,他直言,五十七师在国民党军队中是罕见的,因为这支部队从不强买强卖,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也没有一个官兵会在娱乐场所骚扰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