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马特峰浴血奋战(第13/15页)
通过占领直升机山,B连把自身直接插在了最北边的那个北越团的进军路途当中。这迫使北越军要么消灭B连,要么把它像个肿瘤一样隔离和包围起来,用迫击炮或者炮兵部队去摧毁它。后一选择使得北越军只好绕道走山脊下面丛林叠嶂的山谷,这样他们的行动将变得非常缓慢和艰难。因此,情报军官打赌北越军将会攻击B连——但要等到它集聚起足够多的兵力时才会开始。
这将是一场竞赛。师部假定北越军认为海军陆战队知道正在发生的事。海军陆战队认为北越军战斗力很强,对他们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海军陆战队的炮兵撤回去参加甘露行动时,北越军决定乘虚而入,这绝非偶然。然而,海军陆战队手里掌握的大牌是,北越军可能不知道如果天气放晴,海军陆战队将会迅速返回那里。沿着山脊向前推进的北越军队只要有云层的掩护,就会是安全的。由于北越军的行动是依靠步行,天气对他们的影响不会像对海军陆战队那么大,他们大约在第二天就能进入消灭B连的攻击位置。如果乌云散开,海军陆战队的机动优势使他们可以在合适的位置截住北越军,予以重创。B连坚持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引发一场团级规模的战斗,给北越军造成重大的杀伤。在最坏的情况下,海军陆战队会损失一个连。当然,没有人愿意这样,但是要想消灭一个陷入绝境的海军陆战队连,即使对一支很大的北越军队来说也绝非易事。哪怕在最坏的情况下,北越军也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是头等重要的。
这位情报军官专业而又干练的评估被送呈给内策尔将军,然后又下发到了各个团里。
自从执行“秃鹰”任务的B连被派出去以后,马尔瓦尼一直密切关注着1营。但他还有另外两个步兵营要操心,尽管师部情报军官的评估很有道理,但他并不打算转移全团的重心和方向,除非他知道自己真的有必要。他开始适度地让行动持续下去,他知道自己有100名士兵身处危险之中。但他们是海军陆战队,他们就该出现在那里。他明白师部情报军官的分析是正确的。如果北越军停下来攻击B连这个在任何指挥官眼里都十分诱人的目标,他们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他不能把其他营及时地投入战场,B连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北越军会觉得为他们的国家做出牺牲是值得的。对海军陆战队他却不再能说出同样的话。现在的军事目标到底是什么?如果他们是到这里来打共产党人的,为什么不把河内作为目标?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消灭那些共产主义领导人,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或者只需让处于防御态势的许多陆军师越过北部和东部边界,这将使他们的战斗力至少提高3倍。他们会以约十分之一的伤亡率把北越军队从南越驱赶出去。越共则可以交给南越人来清除。见鬼,自去年春节以来,对越共的清理就已经开始了。海军陆战队的杀人缺乏明确的目标,从客观上讲似乎并没有超过杀戮本身。这给马尔瓦尼的心里留下了某种空虚感。他试图通过做好工作来忘掉它,而他的工作也是杀人。
* * *
布莱克利少校的感受与马尔瓦尼一样,但有两点显著不同:布莱克利更加兴奋,因为他没有另外两个营要操心;而且这是他的第一场战争,而不是马尔瓦尼的第3场。此外,布莱克利从来不去反省正在付出什么或为什么要付出。布莱克利是个解决问题的人。
他知道B连正处于危险之中。他把B连置于危险的境地,他并不特别喜欢由他造成的这个事实。虽然他看到了从直升机上抬下的死亡士兵,但在他们阵亡时他实际上从未到过现场。为此他发现很难尊重自己。这是一场尉官们的战争,32岁的他已经太老了,除非他能以某种方式身临其境。他不知道而且他也意识到自己永远也无法知道,在战斗中他是否有能力率领一个排或一个连。
梅勒斯也许会说布莱克利不称职,但梅勒斯是错误的。即使换一个级别较低的工作,布莱克利也会像做他目前的工作那样去干——胜任,不完美,但工作干得还不错,而且不会招惹麻烦。他会犯同样类型的小错误,但影响都不大。(如果他是个排长)他可能会把一挺机枪部署在一个错误的地方,而不是把一个没有食物的连队派出去。但是他手下的海军陆战队会弥补这样的失误。即使机枪的部署有缺陷,他们也能把仗打好。伤亡会稍微高一些,歼敌数量会稍微少一些,但是完美的统计数据在任何报告里都是不存在的。一场胜利的报告中只会有确保胜利所需的伤亡数字,而不会有如果机枪的位置部署得更好人员伤亡又会怎么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