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密支那之二(第5/6页)

中国远征军的乐队。密支那战斗中,中国军队曾用乐队吹吹打打,结果遭到日军集中火力打击。
起初,第150团打得还算不错。19日晨,第150团以主力从南郊向市区进攻,第一营沿江岸丛林向东朝伊洛瓦底江河曲前进,为另外两个营打掩护。第二、第三两营向北进攻,在火车站与守卫在那里的日军宪兵队交手。日方形容该部隐藏在丛林中,沿着伊洛瓦底江畔的橡胶林渗透到日军后方,令日军猝不及防。初次交锋,第150团打得中规中矩,几乎全部歼灭日军宪兵队和宪兵队指挥的伪缅军部队,占领了火车站,使日军在密支那的单位少了一个。日军宪兵队长只身逃脱,跑到司令部报告求救。但这时,第150团部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没有从火车站继续向前发展,而是就地停了下来。第150团一个多月前才加入驻印军的行列,训练时间较短,还不能算是一支职业军人组成的部队,也没有在现代战场条件下作战的经验。只是由于史迪威在胡康—孟拱河谷之外,再开辟密支那战线,不免在兵员上捉襟见肘,所以没有战斗经验的第150团也被安排挑了重担。
日军在密支那火车站设有被服仓库。那些刚刚从国内的苦难生活里解脱出来的第150团士兵,依旧带着浓厚的小农意识,他们在车站仓库里堆积的日本军用物资前看花了眼,忘记了打仗。他们把枪架起来,忙着到处去搜寻发财的机会,大群士兵在仓库和房舍中进进出出,兴高采烈地抱着各种财物跑来跑去,如同在家里赶集的时光。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支部队连哨兵都没有放,麻痹大意的各级主官自觉不自觉地给部队放了羊。从早上到下午三点,他们没有前进一步,甚至有人跑到车站附近搜索新的物资。
这实在是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劣根性一面的充分体现。
接到日军宪兵队长的报告,丸山房安大佐因为兵力不足,只能把昨天刚刚调到通信中队阵地上的友清中尉那支部队调回来,增加第五中队一个小队,前往迎击。其中第114联队的情报主任八江正吉中尉,带着六名侦察兵作为斥候走在前面。这一小股日军本来预计要面对强大的对手,谁知在战场上看到的却是第150团的自我瓦解。如此良机岂能白白放过,八江中尉不顾兵力悬殊,立即率领部下发起袭击。
仅仅七名日军,就给第150团毫无准备的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八江带领几名日军跳入一个炮弹坑中,向四面射击。混乱的第150团官兵,突破缅北的鹰中日史料对照下的中国驻印军归国之战要么四散奔跑,要么自相混战,狼狈不堪。日军主力赶到后,双方的战斗几乎变成一场屠杀。第150团上千人马乱作一团,官兵们扔下战友的尸体到处藏匿,不少单位整班整排的枪架在那里,人却都不见了。而后方看到战斗情景后,立即开炮射击,试图援助第150团,却把大量炮弹打到第150团正在后退的部队头上。
第150团后来将这种误击归结为找不到美国联络官,所以炮击一直不停,中国步兵不得不在双方的弹雨下和日军战斗。但根据赶到战场的平井郁郎的观察,之所以会发生如此误杀,是因为第150团的中国士兵当时很多人在日军被服仓库中,找到了为日本陆军夏季军服配发的防暑遮阳帽,戴着日军帽子的中国军队在撤退时被友军误认,所以遭到了自己人的炮火。直到炮兵终于弄清这是一场误会停止了炮击,那些心有余悸的第150团步兵还是寸步不敢移动,只是不停向四周盲目开火。实际上,日军早在炮击开始时就退出了战斗,只是看着中国人各个部队自己对射。到了晚上,几乎耗光弹药的第150团才渐渐停止了这台独角戏,但这场乌龙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真正的战斗还没有开始,第150团已经死伤惨重,数百名士兵血肉飞溅,第二营营长郭文干不幸殉职。

密支那附近的中国炮兵在射击,他们的弹药补充是当时一大问题。

美国教官培训士兵

中国通信兵在训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