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瓦鲁班之二(第5/7页)

这件无计划无准备的荒唐事情,后来被称为“湖口兵变”。

这件事的直接结果是蒋纬国从此被冷遇,蒋经国的地位更加稳固。但蒋纬国每年还是以个人名义去看被判无期徒刑的赵志华一次,算是一种不小的安慰。蒋纬国认为赵志华“动机单纯,方法错误”,对这个好冲动的老部下并无深责。

无论这些中国装甲兵的早期军官们后来做了什么,在缅北战场上,他们还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也正因为如此,此后取得瓦鲁班大捷的这一天,一度被作为中国装甲部队的“装甲兵节”。

大班失守,被中国坦克吓得心胆皆裂的田中新一不敢恋战争夺,掉头就走。

根据日本防卫厅编辑的《英帕尔作战》第六章记载,田中失去师团指挥部后,随第56联队退入从美军手中夺回的瓦鲁班镇。“但是,紧追在师团部身后的敌坦克群,不久也出现在了瓦鲁班,并与长久联队的一部分及独立速射炮大队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第56联队在师团长亲自督战之下,勉强顶住了中国军新22师和新38师的轮流进攻。但是,瓦鲁班南面的主要公路还是被中国远征军切断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在不断地压缩包围圈。第18师团主力在南皮尤河与瓦鲁班之间这块狭窄的地域内,完全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中国军队不断地跃进、迂回,使双方的战线陷入一片混战之中。这时,因为师团主力毕竟已经集中起来,田中新一还想创造一个奇迹。他命令第56联队负责牵制追击的中国军队;同时,命令师团步兵指挥官相田少将利用这段时间,指挥所部及师团直辖部队迅速向南推进,力图夺回南面的公路,重新取得战略主动。但是,守在公路上的中国突击部队,用雨点般的迫击炮弹让日军的企图落了空。

当中国装甲部队出现在南面公路上时,日军的士气一落千丈,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反击。

新22师在西北,新38师在东南,已经形成了一个对第18师团主力的袋型包围圈。

史迪威一直有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想法,现在他觉得胜利已经向自己招手了。他从无线电信号中判断田中新一就在包围圈中,立即将这一信息通报前线各部,并下令孙、廖两将军稳步进攻,务必不让日军突围。

遗憾的是,9日,等各部云集瓦鲁班发动总攻的时候,却发现包围圈里只有一个第56联队第二(吉田)大队,第18师团的主力如同从地面上消失了一样,不见了。

第18师团的突围,得益于田中新一的“先见之明”。

早在孟关之战开始之前,由于自己出击新平洋的计划被否定,田中新一对扼守孟关的信心并不是十分充足。为了在最危险的情况下能够保存较多的实力,田中下令给工兵第18联队联队长深山忠男大佐,令其在密林中秘密开辟了两条通道,以便撤退之用。这两条“伐开路”都是利用斧锯,将密林中的树枝以及地上的杂草铲除,按徒步部队排成六列纵队的宽度开伐出来的。日军工兵特意将通道上方的树冠保留,因此美军侦察机从空中根本无法发现这两条秘密通道。两条通道都连接瓦鲁班东南方通向孟拱河谷(胡康河谷在瓦鲁班以东形成的延续部分)的公路,第一条起点为瓦鲁班镇附近,另一条则在瓦鲁班以西。

如今,第18师团显然将要面对最为恶劣艰险的事态了。就在被围日军认为已经毫无希望的时刻,田中新一却用起了这两条秘密通道,最终带领日军主力艰难地从包围圈中逃了出来。

实际上,在相田少将指挥部队向南攻击的时候,田中已经命令拖在后面,尚未赶到瓦鲁班的炮兵部队把炮弹打光后,在第55联队第三大队掩护下从第二条秘密通道撤离,同时撤退的还有日军的辎重部队。攻击失败以后,田中即命令相田率主力从第一条秘密通道撤出战斗,而第56联队始终在后卫线上和中国军队缠斗。等到它开始撤退的时候,中国军队的总攻已经开始,长久治郎大佐壮士断腕,抛下了吉田大队断后,带着残兵败将追随田中和相田而去。

恼恨不已的远征军四面环攻,吉田大队成为日军在缅北第一个成建制覆灭的大队级部队(因日军预先将大队旗随联队部带走,大队长吉田未受到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