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悲歌 ——追寻中国早期装甲部队在抗战中的影子(第3/3页)
中国轻战车部队在沿公路向昆仑关战线开进。这应该是维克斯水陆两用战车,杜聿明曾经要求将这种战车留在南京作战。
这辆车,可能就是当时损失的四部中的一部了。
至于日本人为什么把这种车称为法国战车,大概和日本与意大利的特殊关系有关吧。值得一提的是,这辆战车,也是日军唯一战后归还中国的被俘战车,其余原属中国军队的被俘车辆,或被日军用于研究和射击检验,或在盟军轰炸日本时被炸毁。

投入侦查作战损伤的一辆维克斯水陆两用战车。这辆战车和另一辆“大”战车组成“一大一小”的组合,出发侦查,遭到日军伏击,两车都被击毁,人员也遭到损失。这是该车拖回南宁待修。

昆仑关下待命的中国战车部队,应该是200师的Τ-26乙,上面所说的“大”战车,就是指的这种坦克。
此车经查证存于北京军事博物馆。电话证明,它确实是一辆CV33装甲侦察车。
后面的几张中国战车部队照片,尚未见到任何公开发表,日本资料中说明是国民党将领的私人收藏,似乎比较珍贵。它们都是中国军队1940年出击昆仑关时,第五军装甲部队的照片。
昆仑关之战,由于道路崎岖,地形复杂,战车部队有不小的损失,但是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们英勇作战,对全歼中村正雄旅团立下汗马功劳,中国的铁甲部队,终于开始显示出了锐利的刀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