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第2/10页)
马万川:“你公公这几天咋样儿,病好了?”
郑廷贵这阵子来马家大院次数明显渐少,并不是与马万川疏远了,而是他心情不太好,尤其近一个月,总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
马明玉:“好多了,还有些咳嗽,请来的郎中把脉说他心焦气郁,急火攻心。”
马万川:“他是心疼他那些祖传的宝贝呀!”
郑廷贵已把家中珍藏的古玩字画,分三批通过酒井奉献给皇上了,家中所剩无几了。这事他一直隐着所有人,儿媳马明玉隐约知道,跟丈夫提及此事,丈夫问父亲,父亲矢口否认,还把儿子呵斥一顿,气得郑永清懒得再问了。马万川也是听女儿说的,他旁敲侧击提醒郑廷贵,不要过于愚忠,郑廷贵听后来个装聋作哑,默不作声。马万川也不好深说了,怕说多了,好像为女儿争家产,造成公公与儿媳的矛盾。
马明玉:“爹,皇上不是一国之君吗?他能稀罕我公公那点礼物?”
马万川:“难说。”
马明玉:“我真闹不明白,我公公图些啥,那些东西,平时我们摸碰一下都不让,这可好,成箱子往外倒腾。”
马万川:“你公公为了他那个大清啊,啥都豁出去了,可我总琢磨这事儿……”
马明玉见父亲欲言又止,更想知道下文了:“爹,你老是说……”
马万川:“算了,老辈的事儿,你少管,让他折腾去吧!”
马明玉还不死心地追问:“爹,你老是说我老公公花钱给永清买官?”
马万川:“买官?永清团长都让人撸下来了,这官咋越买越小了?”
马明玉气不过地:“可不咋地,寻思起这事儿就来气,你说那个酒井,口口声声说跟我公公是世交,到头来却把永清……”
马万川:“我看这对永清不准是坏事儿……”
马明玉:“我老公公这股火也是为永清的事儿,他心里觉得窝囊,又说不出来。”
马万川:“窝囊?我看他窝囊的日子在后边呢……”
马明玉最信服父亲,听父亲这么说,心里越发地沉重了,对她来说,娘家是家,婆家也是家,并且这个家除了公公不受她约束,她就是个当家人,所以,家中的一切,她都得放在心中。在过去日子里,她信奉男主外,女主内,可现在,外面的事与家中事绞在一起,弄得她心神不宁,想不去理会都不行,别的还好说,她最担忧的是丈夫……
义勇军攻打吉林,为枪杀伤兵一事,郑永清阵前请辞,过后,此事沸沸扬扬,闹了好一阵子。中心点围绕着如何处理郑永清。
郑永清坦然面对,他想好了,准备趁机脱离军旅,反正不是临阵脱逃,没有杀头之罪。但他想得过于简单了,事后证明,他连选择的自由都没有,因为酒井与熙洽在处置他的问题上,所发生的较量,都为各自的利益。
酒井早就想把护卫团改编成日满混成部队,团长由山田担任,这样他更高枕无忧了,日军官遭满军士兵行刺事件,在其他地方已发生过,他不能不防。是的,他也知道以他与郑廷贵的关系,郑永清还是靠得住的,但郑永清是熙洽的亲信,这也是事实,他到不是在意一个团长的职位,而是想到最重要的警卫部队是熙洽的人,他心里就不舒服,更何况,他骨子里就不信任满洲人。这次郑永清阵前请辞,对他来说是个机会,他借题发挥,说抵挡义勇军进攻时,满军一触即溃,为严肃军纪。要撤换一批满军将领,其中也包括郑永清。
熙洽坚决不同意,撤去郑永清团长之职,他说山田违令射杀伤兵,引起满军强烈不满,造成对立情绪,有悖日满和谐之原则,理应送军法处。对于酒井提出重组护卫团。这简直是在挖他的心头肉,要知道现在满军中,他的亲信越来越少了,虽说满洲国由关东军把持,但风云变幻,过几年说不上又是什么局面,关键时刻,还得靠军队实力,还有,他是省主席,公署护卫团长是他的人,他心里踏实。
两个争执一番,最后惊动了关东军司令部,做出裁决,山田升任护卫团长,郑永清降为营长,熙洽明知关东军司令部偏袒酒井,却也无奈,好歹把郑永清留在护卫团,关东军司令部还算给他一点面子。
郑永清不以为然,又一次提出辞呈,声称身心疲惫,不适应军中,欲卸甲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