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8/11页)
指挥部派来的参谋提出异议,这两公里是昨夜攻击的战果,轻易放弃,攻占吉林市就更没有希望了,他说要向总指挥报告。电话摇通,冯占海听后,沉吟半晌,最后说马明金是前线指军,有权做出任何决定。
队伍撤到原有阵地,天气也渐渐黑下来,敌人摸不清义勇军后撤的真实目的,不敢贸然挺进,双方距离不过半里,隐蔽在各自工事里,不时地对射着。
马明金把邹长生叫来,做出一个新的部署,他说从攻防态势来看,我方已呈出弱势,山炮营炮兵阵地,被日军设在北山的炮火压住,因不敢轰击对方炮兵重地,自身损失很大。满军依仗炮火优势,更重要的是有日军的第二道防线和督战,所以才顽强抵抗。在这种不利于我方的情况下,只有扬长避短,方能出奇制胜。
邹长生:“你是说我们组织突击队,单刀直入。”
马明金:“对,这突击队人数不用太多,三十人左右,突进去,敌人肯定把口子堵上,我们也让敌人把口子堵上。”
一个参谋担忧地:“进去的突击队腹部受敌,出不来咋办?”
马明金:“出来干啥,既然进去了,就要闹出个动静来,要不然不白进去了……”
周围几个人都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
马明金:“突击队进去,不要返身打满军,而是向前冲,直扑日军阵地,与日军交火后,回头再打满军背部,造成我军突破满军防线的假象,这样日满两军黑夜里,肯定辨别不清,打成一团,而这时,我方全线发出攻击,与突出队里外合应,来个乱中取胜。”
邹长生兴奋地:“趁此机会,我们占领日军的第二道防线,这样的话,敌人肯定不战自乱,好主意。”
马明金:“我把部队主动撤回来,一是给敌人造成麻痹,二是使敌人的两道防线中间有足够的开阔地,便于我们突击队进去,有施展的空间。”
邹长生:“团长,我要求当这个突击队长。”
马明金没立该表态,在场的人都清楚,突击队进去,如果后续部队攻击不顺利,突击队很难再冲出来……
邹长生有点着急了:“团长,你不会不信任我吧?”
马明金:“长生啊,你也是四十来岁的人了,我怕你身体吃不消,还是……”
邹长生笑了:“团长,要说岁数,我还真不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再说了,这个突击队任务太重了,派别人,你放心吗?”
马明金未置可否,他深知,能否攻入吉林市,很可能就在此一举,他敢把队伍撤下,就是把赌注押到突击队身上。
邹长生:“团长,时间紧迫,别在犹豫了,我要是完不成任务,提头见你!”
马明金决断地:“好吧,你马上挑选队员,多带些手榴弹,为保存你们的突击力量,我让机炮连尽量接近敌人,掩护你,待他们撕开个口子,你们再突进去……时间定在凌晨一时,这是信号枪,你拿着,我看到你的信号,立即发起全线攻击!”
十月中旬的深夜,凉意袭人,露水挂沾在干枯的草茎上,渐渐结成冰霜。
邹长生带着三十多人的突击队,悄悄地从阵地爬出来,事先已看好,在距离敌方阵百余米地方,有一个壕沟,可做突击前的最后隐蔽处。邹长生在最前面,与其并行有两个人,形成三个蛇行队伍,为的是减少暴露目标。
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马明金命令二、六支队在两侧加大火力,给突击队留出个交叉的死角,机炮连也做出冲锋的准备。
十几分钟,邹长生的突击队都隐入这个小小的壕沟,此处真是闹中取静,沟里有个小水泡,居然有油蛙蹦来蹦去。邹长生从沟边探出头,不但隐约能看见守军的人影晃动,还能听到说话声。
机炮连开始发起攻击,接连不断的小钢炮的炮弹,掠过夜空,准确落在守军阵地,爆炸声四起,火光冲天,呐喊声随之响起,机炮连冲上来,机枪发挥作用,他们按部署,集中火力攻打已选好的突破口,瞬间,突破地带的敌人,除了死伤者,活着的都四处躲避。
邹长生看时机已到,趁敌人还懵然不知所措,率突击队迅速越过防线,跑出几十米后,在一洼处,就地隐蔽,此时,再回头看,突破口已被两侧涌上来的敌人堵上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们的身后,已潜进一支队伍。邹长生带领队员,向前爬行,估计脱离了敌人视线,他吩咐队员,检查下武器,子弹上膛,每人手上握住两颗手榴弹,其余插在腰间的手榴弹也都拧开盖。而后,邹长生站起来,他和队员突击前都换上从敌人死尸扒下来的满军军服,一、二道防线相距有一里地的空间,隐蔽突击,速度太慢,他们要装成溃败下来的满军,尽可能的接近日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