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7/11页)
马明堂睁开眼睛,他怕母亲问起与郑心清的事儿,他不想撒谎,又不知该怎么对母亲说。这次重见郑心清,他最初的感觉,郑心清有所变化,说过一阵话,尤其他讲“九一八”事变的情景,他发现她眼中隐着泪水,瞬间,四年前那个纯真少女印象,又回归到脑海中,而且是非常清晰,还是那么可爱。他想,要是自己没去北平,郑心清也没去日本,两人现在会不会……母亲说得对,孩子兴许早都抱上了。马明堂这么想,是不是表明,他有了欲娶郑心清的念头?不,没有,他只是想一想而已,起码现在不想娶,不能娶,因为,他已在心里发过誓了,不把日本人赶走,他是不会结婚的,他不是狂妄,也不是单凭一腔热血,他在北平参加一个组织,并已开展有效的活动……
晚上,马万川把儿子叫到佛堂,这里清静,无人打扰,是说话的好地方。
马明堂坐在父亲身边,知道父亲有重要的事情交代。
马万川:“你注意没有,你刚回来两天,院门外闲杂的人多了?”
马明堂想了想,摇摇头,他佩服父亲的细心和机警,同时,也暗怪自己的粗心。过年回来时,父亲就曾叮咛,说外面有日本人布下的暗哨,尽量少出大院。
马万川:“你这次回来,我是想让你把你哥的两个孩子,带到天津卫。”
马明堂:“孩子,两个都带走?”
马万川点点头,他说这是经过深思熟虑,不得已做出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发生,他原以为东北军兵力雄厚,暂时失利,会重整旗鼓,打回东北,把小日本赶出去。现在看来,已是不可能的事儿子,满洲国的成立,日本人借用这个傀儡政权,想长期霸占东北。那么他也必须做出长期打算和对策。
马明堂明白了,父亲预感出,不,是怕今后会遇到不测,他不解的是,父亲想到把孩子送至关内,自己为什么不避开日本人,去北平或天津呢?
马万川:“傻孩子,我能走得了吗?”
马明堂:“你是说日本人不会让你离开?爹,如果你决定走,我想办法。”
马万川:“也不单单是日本人看得紧的事儿,我不想走,也不能走,孩子,你想想看,咱们一大家子人,日本人不可能让咱们离开的,还有那些买卖商号,我要是一个人溜了,日本人马上找借口,整治咱们家,另外,我……”
马明堂:“爹,我知道你惦记我哥……”
马万川点点头,这确实是他不想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每天都关注报纸,尽管这些报纸成了日本人的喉舌,可他还是从中看明白一些东西,他知道日本人所称之为“顽匪”中,就有大儿子,他想若大儿子知道他还在,就有主心骨,说不定有一天,他会帮儿子一把,他绝不会把儿子孤零零留在这里,自己在关内安逸生活,那样做,能称为父亲吗?
马明堂:“我在北平也四处打听哥哥的消息,听说他们打得很艰苦。”
马万川:“他们打得越狠,日本人越恨他们,我就怕日本人吃了亏,又抓不住你哥,到时候拿咱们家里人下毒手,所以,还是先把孩子送走……我想好了,你把孩子交给天津你二嫂,让她先带着,你别看你二嫂跟你二哥分开了,可这人心肠好,明事理,孩子交给她照看,我放心。”
马明堂有时去天津帮父亲料理下商号上的事儿,顺便去看望二嫂,知道她贤明大义,心地善良,待他如亲弟弟一般。
马万川:“在战场上,枪子无眼啊,这两个孩子是你哥哥的亲骨血,也是咱马家的后代,我早就说过,攒金子不如攒孙子,孩子要是有个闪失,别说你哥他受不了,我也……”
马明堂:“爹,孩子放在二嫂那儿,我会常去看他俩儿的。”
马万川:“还有,我把咱们家在各地商号,房产契约和存在关内钱庄的银票,天津租界银行的单子,都收拾好了,这次你都带走,小日本奸诈心狠,咱们不能不防啊!”
马明堂:“爹,你老放心,我明天就走……”
马万川:“不,你刚回来就走,日本人会起疑心的,过几天再走也不迟。”
马明堂看着明显苍老的父亲,心里禁不住阵阵发酸:“爹,从现在形势看,日本人越来越疯狂了,我担心他们会对你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