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6/11页)

现场只有参谋夸张的叫声好,士兵们鸦雀无声,看来他们真是不给日本人面子。

山田爬起来,他还是没把山田放在眼里,认为他刚才跌倒,是没有认真对待,过于大意,他不想过多地拖延时间,又是一阵嚎叫着,冲过来,这次他没抓住山田,反被山田牢牢地抓住一只胳膊,只见山田,迅速转身,用后背把高大又有些肥胖的伍长,拱起来,随即往前用力一挺,随后翻扔出去,就听“啪”的一声,再看看伍长已结结实实被摔在地上。不能不承认,山田这个大背跨,表演得确实漂亮。

士兵们“哄”地大笑起来,他们中很多人被这个指导官打过、骂过,输赢与他们无关,出口气才是快活的。

山田看着在地上挣扎好一会儿,还没爬起来的伍长,用日语,大喊着,与其说喝令,不如说是鼓励:

“你要想不被这些满军士兵看不起,就要像个军人,像个男子汉站起来,来吧,站起来,我们还没分出胜负呢!”

伍长摇晃地站起来,瞪着血火的眼睛,冲向山田。很快,他又一次被山田摔倒。此时,若说是两个人的争斗,不如说是在表演。现在再看山田,脸上的笑容已变成冷酷。他一次次拽起伍长,又一次次把伍长摔倒。看得出,他的激愤不单是对这个伍长,或许面前那些不为他叫好的满军士兵,更让他愤怒。

山田连摔蠢牛伍长的事儿,很快在卫队团传开,震撼了所有日本指导官,以后再见到山田,都是一脸尊重,后来,听说山田是关东军情服部的人,又是酒井推荐来的,更加毕恭毕敬。至于满军官兵,有不少人,看见山田的笑容,认为他和蔼可亲,是个可以接近的人,直至后来,发生了震惊的北山庙会事件,人们才彻底认清,山田是一个比其他日本指导官,更阴险,更可怕的魔鬼……

北山位于吉林市区的西北面,由东西两座山峰组成,原名九龙山。相传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东巡吉林乌拉时,有人进言,船厂吉林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四座名山守护,日后必出帝王。康熙听后不安地问有何破解之法。有人建议:只要破其风水,即可保大清江山永固。康熙急命削去九龙山几个山头,因九龙山山在吉林将军府的北面,又将其改为北山。虽然如此,仙家道人,还是相中这里,陆续在山上修建庙宇楼台,古刹庭院。渐渐形成古庙群,堪称东北一大名胜古迹。

说到北山,不能不提从康熙年间兴起的北山庙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

农历四月二十八,是北山庙会最鼎盛、最热闹的一天,传统上,农历四月初八庙会就开始了,在庙会期间,吉长、吉海、吉敦三条铁路,加开列车,以半价接送八方游人香客,很多人从辽宁、黑龙江各地,前来许愿还愿,焚香祈祷,盼天下太平,保家人平安。在二十八这天,多达几十万人。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商家早早就选好地方,搭上棚铺,小商小贩,设下摊床,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平时,不大舍得花钱的人们,这时候都大方起来,给孩子买零嘴,大块糖、米花糖、花生、瓜子、切糕、凉糕、豆面卷子,女人们则流连在花布、香粉、针头线脑摊床前,挑选着。渴了,路旁有卖大碗茶的,便宜又实惠,累了,坐下来,看看变戏法的,演杂耍的,拉洋片的。稍阔气点的,走进“卧云轩”茶社,要一壶茶,边喝边听女艺人,也称为女大鼓,唱东北大鼓书,有说不出的惬意。听大戏,关帝庙前有戏台,免费听看,只不过人太多,挤得水泄不通。饿了更好说了,随外可见卖煎饼、油炸果子、豆腐脑,还有各色小吃。保你花不上几个小钱,撑得肚皮溜圆。在药王庙下,多是卖香烛纸马和纸替身的,传说家中小孩有点毛病,把纸替身在庙里烧过,立可痊愈。在这庙会,还有两种多年经久不衰的物件,一是纸葫芦,据说葫芦是药王药用的,买回挂在家中,以求药王赐予灵丹妙药,驱病安康。二是文明棍,说来到没什么典故,只是买只文明棍,上山时拎着,即实用又绅士,外地的带回去,也有一定纪念意义。

北山脚下,有个荷花湖,岸边有观荷长廊,湖边有尊荷花仙子塑像,湖中建有湖心亭。不少游人,在湖边租下游船,划向小亭或在湖水中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