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4/11页)

满洲国成立后,溥仪与日本签订的《日满议定书》中,已明确满洲国的国防及国内治安全权委托给关东军。据此,满军自然归属关东军指挥,对于如何控制这支队伍,关东军参照政府组成的经验,把大批军事人员,派驻满军中,从上到下,直至排级,都设一名日本指导官。这些指导官,原本在日军中,军阶并不高,派到满军中,权力却超过所任职队伍中的主官。以团级为例,日军尉级军官,竟与满军的校级军官平起平坐不说,凡是涉及军中任何事情,必须经指导官同意。同时,这些指导官,顾名思义,负有指导作用,即,要把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贯穿于满军之中,所以,来到满军,目中无人,骄横无礼,对下级和士兵连打带骂,而打骂时,被打骂者,立正站好,不得有一丝不满和反抗。

郑永清的卫队团,按说是熙洽的嫡系部队,担负公署和城区的重要防卫任务,应该避免日本人的插手和控制,这只是一厢情愿。数十个日本指导官,一夜之间被分派到卫队团全团,下至排级。郑永清找到熙洽,熙洽竟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抱怨说他财政总长都被架空了,省长也是有名无实。不过,为了保住他可怜的面子,他反劝郑永清忍辱负重,并悄声告诉郑永清,一年后皇上复位,等执政成为皇上,一切都会好的。他叮嘱郑永清,这是机密,不能对任何人说。其实,郑永清早就听说了,有一次,他随熙洽去新京执政府开会,一个溥仪身边的护卫,就对他说,一年后皇上复位,他若封官,该是四品带刀侍卫。郑永清现在对皇上复位提不上兴趣,他就不想让他的卫队团掺和进日本人,他知道这是酒井的安排,硬着头皮来找酒井,尽管酒井是父亲的朋友,他从不依仗这种关系靠近酒井,反而敬而远之,不即不离,这也是熙洽最看重他的一点。

酒井说在满军各级安排日本指导官,是关东军的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过去他对郑永清还是非常信任,现在听郑永清这么说,他有些警觉,不动声色,笑着问郑永清,为什么不欢迎指导官。

郑永清遭到拒绝,也有点清醒了,觉得自己唐突,不该来找酒井,为消除酒井的怀疑,他做出未加思索的样子,直言说,他对卫队团的官兵要求极严,担心日本指导官适应不了,会发生矛盾。

酒井说:“你不会是把日本军人和日本浪人混为一体了吧?”

郑永清不置可否,他不想再说什么了,只能用无言作为变相的搪塞。

“如果你确实这么想的,我认为你是个合格的军人。”酒井说到这儿,停下来,看着郑永清,笑了,“永清啊,我知道满军上下有排日的情绪,但我想你不会的,因为我们两家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也就因为有这层关系,我特意给你选派了一名团级指导官,他也是我好友的孩子,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相处得不错的。”

两天后,这位指导官来到卫队团,他叫山田,奇怪的是他没有军阶,他看出郑永清的疑惑,对郑永清解释说,他原本是帝国海军的军士长,后来退役,在日本商船上当大副,这次重返军队,是酒井通过特殊渠道把他要来的,也是特地把他安排要卫队团的。郑永清一下明白了,这个山田家与酒井家是世交,想必他也早就是酒井手下的特务。若是如此,酒井通过山田把卫队团,控制的自己手中,最后取代于他,想来更是可怕了。

山田中国话说得不错,他笑着问:“郑团长,你很疼爱你的妹妹吧?”

郑永清一愣,转念一想,山田肯定是听酒井说的,他点点头。

山田:“郑团长可能不知道吧,我认识你妹妹,她那年去日本,是我受酒井先生之托,把你妹妹接送到日本。“

郑永清:“噢,是这样,那可真得谢谢你了。”

山田:“我这次从本土来,行前到酒井先生家,特意看看你妹妹……”

郑永清急切地:“你去看心清了?她咋样儿,挺好吧?”

山田:“一切都好,不过……”

郑永清一听这个不过,立时紧张起来,妹妹有三四个月没来信了,他近来也因心情关系,没给妹妹写信,对了,他曾让妻子写过一封信,也未见回信。

山田笑说:“你有这么个好妹妹,真让人嫉妒啊,哈哈,你不要担心,我说的是,你的妹妹与当初去日本时相比,整个人都变了,站在哪儿,不知情者,已辨识不出她是日本姑娘还是满洲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