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战后(第7/12页)

人们静了下来,只见一个高大的青年站到一块石头上。他的装束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腰间系了一条灰布制的子弹袋,上面插着一支闪闪发光的驳壳枪,那就是黄坚。旁边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背着一支大枪和一支马枪,不用问,是同黄坚一起来的。

黄坚开始讲话了。他说:“叔伯兄弟们!我们的苦日子快结束了!解放大军已经来到湖南长沙,不久就会到我们这里来。今天,我代表桂北游击队回村上来给大家讲一讲国内外形势……”于是,他从国外谈到国内,从淮海战役讲到强渡长江天堑。国民党军队怎样节节败退,仓皇南逃,解放军怎样势如破竹,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讲得真是有声有色,听的人无不点头赞叹。水生更是感到句句新奇。

第二天早上,黄坚不见了。村上却家家户户在谈论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事。从妈妈那里,水生才知道了黄坚是个什么样的人。

原来,远在三年前,黄坚还在桂林一个中学里读书时,就开始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打内战的学生运动。有一天,有两个特务去捉他,他刚刚从寝室里出来就给拦住了。特务问他:“黄坚在这里住吗?”他一看不对,就急中生智,不慌不忙地望着那边的展览室说:“找黄坚?好,跟我来吧!他到展览室去了。”那两个特务听说,立即做了分工,一个守着宿舍,另一个就跟着黄坚去。展览室的人很拥挤,黄坚带着特务在人群中四处张望,忽然,黄坚指着远处的一群人说:“那不是吗?”并随口叫道:“喂,黄坚,有人找你!”几个人同时回过头来。特务立即抢上前去,问:“哪个是黄坚?”那群人哈哈大笑着说:“刚才和你一起的不是黄坚吗?”那特务突然醒悟过来,立即转身夺门而出,可是黄坚已不知去向了。

这次回到村上,公开与群众见面,还是三年来的第一次。不过,三年来,有关他的传闻,村上倒是经常不断。

又过了几个月,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秋风扫落叶之势,从湖南向广西进军。当村上的人们欢欢喜喜,而地主恶霸们终日惶恐的时候,村上突然传来了一个消息:游击队要打乡公所了。

事情发生在一个傍晚,那时,乡公所的十多个喽啰,正围在院子里听乡长训话,突然有两个武工组同志,出现在门口的岗哨身边。哨兵把嘴一张,正要喊叫,一支手枪对准了他的眼睛,并低声命令着:“莫喊!”哨兵再不敢动了。另一位高大的青年,一个箭步跳到院子正中。乡长一回头,正欲拔出手枪,可是,早已一声枪响,他的脑袋已经开了花。那个高大的青年人随即舞动手枪,向那十多个喽啰发出威严的命令:“举起手来!缴枪不杀!”霎时间,一大群武工组的同志端着枪进入了院中。那帮喽啰只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十分钟后,武工组已转移到附近的山上去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位打死乡长的青年就是黄坚。

解放后,黄坚被派在三区大源乡当指导员,由于工作忙,很少回过村上。不久前,还听说他带了一支民兵,抵御着十倍于我的敌人,在保卫着仓库的几十万斤谷子。

像这样一位勇敢的英雄人物,难道会投降土匪吗?不会的。黄自心尽是造谣!昨天他不是说黄干也投降了土匪吗?那是造谣!

想到这里,莫水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半夜里,一阵吆喝声,把莫水生惊醒。这时,月亮已偏西,匪徒们一个个睡得和死猪一样。声音是从村子里传来的,好像是在打人。听了一会,没声响了,他就又躺下。

刚刚合上了眼睛,一阵脚步声从村子里传来。莫水生又睁开了眼。一会儿,就有两个匪徒架着一个人走来,后面还跟着两个扛铁锹的人。他们就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拿铁锹的开始挖地,挖了一阵,另外的那两个人,用力把被绑着的人推下了坑去……

看了这幕无声的惨剧,莫水生不禁胆战心惊,浑身的肌肉不住地搐动起来。这几个人为什么要偷偷地把别人活活埋掉呢?他怎么也想不出一个道理来。

他再也睡不着了,悄悄地爬起来,向四周张望了一下,发现黄自心不知去向了,身边只有莫大桥等几个人。他胆子忽然大了起来,蹑手蹑脚地顺着刚才那几个人走来的路线,向村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