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战(第5/12页)

“为什么?”王群问。

“我在算账,没想到土匪来得这么突然。”

王群双眉紧皱:“突然?!你应知道,许多事情都是突然发生的,我们要百倍警惕。”说到这里,他忽然发现阳钟没带枪,就又问道:“枪哩?土匪来到大门口,还不带枪?”

“给石屏带到粮仓里去了。”他看王群没有更多责怪,就试探着说,“我现在去粮仓,行吗?”

王群思量了一下说:“算啦,不去了,你在这里打机枪吧!”

阳钟回头从小会议室里拿出那支早已擦得光亮溜滑的机枪,跑向大门口去。这时,区政府的周围,已经乱哄哄地围满了土匪,同时响起了零零散散的枪声。

徐翠从大门口走过来,迎面碰上王群,问道:“石屏自己在粮仓行吗?”

“怎么不行?”

“她没经验。”

在这时来说,坚定每一个同志的信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王群深刻地了解这一点,就表示十分自信地说:“谁有经验?你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有打仗的经验吗?经验是从实践中来的,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经验就有了。我们相信每一个同志,都会在战斗中锻炼成长,能独立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徐翠又问:“给徐政委打电话了吗?”

王群摇摇头说:“没有。”

“那我现在立即去打。”

“好,你去摇摇看。但恐怕打不通了,敌人也不是三岁小孩子,电话线恐怕早就给切断了。”说着,他跑去检查每一个岗位的战斗准备情况去了。

徐翠不大相信地跑到电话机旁,甩手一摇,果然,听筒里空洞洞的。她又摇了摇,仍无声息,这才失望地离开电话机。

徐翠立刻把情况告诉了王群,并和他一起去检查了院子里的一切,仔细观察了每一个人的位置,以及他们的情绪。这时候,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能给对方以一种力量,因为,那能使对方深深地感到:党在关怀他们,有区长、党支书在自己身边,就有了靠山,就一定能够胜利。

他们到了大门口,王群拿起那支三八式大枪,“哗哗”地拉了两下,赞道:“呱呱叫!”老胡乐得大笑起来:“哈哈,老胡的枪还有丑的,刚刚还擦了一道哩!……”王群高兴地拍一下老胡的肩膀说:“人强武器棒!今天夜里,土匪能不能走进我们的大门口,就要看你这位‘把门将军’了。”老胡高兴中带着认真的表情说:“区长放心吧!哪怕牺牲性命,也不能让土匪走进我们的大门。”王群说:“对,不管土匪来多少,统统把他们消灭光!”王群又看了一眼阳钟,回头对徐翠说:“你和老胡、阳钟负责守好大门,我到里面看看。”然后,回头往河边的屋子里走去。

区政府附近,仍在响着枪声。子弹漫无目的地乱窜着,土匪并不敢走进区政府。区政府里面,守卫在各个岗位上的同志,按着王群的布置:不看清土匪不开枪。因此,这时区政府仍是一片沉寂。倒是南北两个山顶上,不时响起激烈的枪声。

王群这时走进那间临河的屋子里。在昏暗的灯光下,他看见每边窗口,都有一个同志在守着。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跪在桌子上,把头伸到外面去,全部身子暴露在窗口。王群一见立刻叫道:“下来,快!”

对方不解地把身体缩了回来,王群过去亲切地问:“你没参加过战斗?”

对方有点脸红地说:“没有。”王群用手指指窗外:“你刚才看清楚了吧,这里外面的墙,离河堤有一丈多高,敌人不可能从这里轻易爬上来;而河滩里,一定有敌人守着,他们会向这里开枪……”

那位同志赶忙插一句说:“刚才还打来了一枪。”

“这就是了,像你那样,暴露了目标,危险性很大,而且没有必要。这里只是监视住河滩上的敌人,不让他们爬上来就行了。”那位小同志,说一声:“是!”就赶快隐蔽在窗前。

另一个窗子前,李奇正抱着一支大枪,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弯着腰,动也不动,枪杆竖着,枪口指向天空。王群轻轻地拍了一下李奇的背,忍着笑说:“你这倒好,省得敌人打着你,可你也打不着敌人呀!”王群做了一个架势说:“这样才好,既能监视对岸,又能防止敌人的子弹。”李奇点头称是,照样做好架势,可是,身子却不住地抖动着。